不是大国也能赢得尊重 黄永宏谈新加坡“被听见之道”

0
0

武装部队探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提升安全管理及预警能力

尽管武装部队已将训练安全列为重点,并陆续推动制度改革,但军方仍在持续加强各方面的安全措施。

黄永宏形容,高度依赖全球贸易的新加坡,就像地铁站里的一个小商铺,只要列车正常运行,就会有客人上门;但如果班次变少,甚至整条线绕道,不再经过这一站,那问题就来了。

延伸阅读

卸任前受访 黄永宏:没有诚信 新加坡政治将走向危险边缘

当下全球规则动荡、国际秩序重塑,这种受重视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但要赢得对方的信任和重视,外交手段再好,也必须有稳固的国防实力作为支撑。

他说,真正的关键是:新加坡有没有办法让别人愿意听我们说话。“要是做不到,那我们就只能接受后果。接下来就只能拼命追着跑,而且会跑得很辛苦。”

“你可以拥有再多装备、再先进的科技,但如果你没有那个战斗精神,或你根本不觉得新加坡值得捍卫,那我们终究是会输的。”

他坦言,大国有自身的利益考量,有时即使明知可能破坏规则或秩序,也未必会因此止步。为此,新加坡的策略一直是让自己对别人有用,不管是邻国、大国,还是中等强国。方式包括防务合作、推动对话交流,以及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沟通桥梁。

黄永宏任内最重要的转型之一,是在2022年成立国防数码防卫与情报军部队,这是我国第四个军种,专门负责网络防御、电子战、情报整合和认知战等领域。

然而,在军队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黄永宏强调,科技永远无法取代人的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果人家决定改道、不停这站,或根本绕过我们,那已经超出我们可控制的范围了,我们也只能尽量应对。”

黄永宏坚持讲实话、有内容、不敷衍的风格,使他在国际防务外交圈中赢得广泛尊重。黄循财总理日前在告别信中,就形容黄永宏是新加坡的“首席防务外交官”,肯定他多年来在国际舞台上为新加坡赢得发言空间与战略信任。

正因如此,部队训练必须保持高强度、高标准,但与此同时,如何确保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也是军方这些年来严正看待的课题。

“我们说过,目标是零死亡,这当然不容易,但我们决定把安全放在跟表现同样重要的位置。对指挥官来说,如果出了事,你要负责,发生安全疏漏就会被记上一笔,所以你必须严肃看待这件事。”

黄永宏透露,武装部队正探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和预警能力,比如在士兵演习时,实时识别潜在风险。

2012年,以及2017至2019年,军训死亡事故频传,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这在跟中国官员交流时就发生过不少次。他们把讲稿放下,开始真正地聊。那时候谈话才真正有意义,也说明他们对你有一定的信任,觉得你的看法值得听。在一定范围内,大家就能交换一些更深入的信息。”

在不少双边或多边场合,正式会谈往往流于形式,双方各自宣读立场声明便草草收场。在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看来,真正有意义的交流,往往发生在对方放下讲稿开始对谈的时候。

不过,黄永宏本人并不自诩,也没有幻想自己或新加坡在国际事务中,有多么举足轻重。

“有些人会希望这个世界对小国好一点,最好能主动保护小国,给所有国家留空间。但现实并非如此。”

医生出身的黄永宏虽习惯面对死亡,“但它从来都不容易”。“尤其当逝去的是一个年轻人,那种沉重就更难承受了。”

黄永宏即将卸任。他星期二(5月13日)在国防部总部接受本地媒体访问时说,当他国官员愿意脱稿交流,甚至在私下场合交换看法,通常代表他们认为新加坡说的是“真心话”,而且观点有洞见、具参考价值。

过去14年,在黄永宏的带领和推动下,新加坡武装部队一步步转型。从采购新一代潜艇和F-35战机,强化传统战力,到应对网络攻击、信息战、认知干预等新型安全威胁,军方既巩固了“看得见”的战线,也没有忽视“看不见”的战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