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学校开放逾200职缺 教育部首办特殊教育教师展引500人报名

0
2

受访的社服机构指出,学校以往都参加大专学府或全国职工总会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e2i)等机构主办的职业展,乐见教育部为这个领域主办招聘展。机构也不太担心这类招聘展加剧在场各机构的抢人竞争,认为这反而可展现领域多元的工作机会。

特需学校需更多教师 未来五年料增350人

有意成为特需学校教师或助教的公众,可上网https://go.gov.sg/applyspedteacher了解并申请,截止日期是6月30日。

特殊教育教师展星期六(5月24日)在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行,吸引约500人报名参加。根据职业展的网上资料,各机构共开放超过200个职位空缺,包括教师和助理教师。

新加坡脑性麻痹联盟(CPAS)人力资源部门主任符美玲说,领域集中主办职业展可引起更大关注,突出这是一个富有活力和机遇的领域。“求职者都希望能加入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业者凝聚在一起,有助于提高公众意识,加强雇主品牌形象。”

特殊教育教师展首次汇集由12个社会服务机构经营的学校,让求职者了解这个领域的就业机会。他们也可参加教育部代表和劳发局职业顾问主讲的讲座。劳发局也通过流动职业联系站为求职者提供建议。

延伸阅读

教育部推出特别教育领袖培育计划 提供更系统化领袖栽培机制 工教院实习与就业辅助计划扩大 每年200特需学生受惠 秉持要帮助特需孩子的目标,以及同事之间的协作与支持,让钟宝玲有动力为特殊教育耕耘。(吴先邦摄)

她认为,与自己最初投身特殊教育的时代相比,教师如今有更多培训和发展机会,薪资也更理想。她还有机会到国外考察。当然,特殊教育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参与者必须投入心力。

发言人指出,教育部将继续与社服机构合作,提升特需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自去年起,教育部已更新薪资指导原则,让教师和教师助理获得更高的薪酬。教育工作者也可通过教育部主办的教师研讨会等活动,有更多机会与主流学校教师交流,并参加教育领袖课程。

该机构会利用职业展的平台介绍它的特点,CPAS是唯一帮助有脑性麻痹症或多重障碍的特需者,从幼儿到成人,这可为职员提供有意义的工作机会。

教育部去年宣布,将从2024年至2026年分阶段对特别教育学校增加拨款,提高教师和教师助理的薪水。到2026年,特别学校的教师月薪可介于3000元至7000多元;教师助理则介于2000元至4000多元。 

截至去年12月,本地特需学校有约1700名教师和750名教师助理,预计到2030年需要多350名教师,以满足未来增加的需求。

钟宝玲受访时说:“能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工作,一起帮助有不同需要的学生,带给我很大的满足感。我们从不孤军作战,从教师、助理到治疗师等,我们靠团队努力来支持每个孩子。这种团队精神也让我能应付工作的各种挑战。”

为了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壮大生力军,教育部首次为本地所有25所学校集中主办教师职业展,旨在帮助社会服务机构更高效地招聘人员。

钟宝玲说:“如果你想踏入这一行,必须清楚自己要帮助孩子的目标,莫忘初心。”

AWWA发言人指出,职业展提供一个平台,展示特需教育领域的多元环境,以及有意义的职业,让求职者对特需教育有更全面的认识。“一个团结且充满活力的领域形象,可以加强我们对职场新人和中途转业者的整体吸引力。”

彩虹中心把招聘展视为一个共同机会。发言人说:“职业展可让求职者意识到,特殊教育是凝聚力强、专业且影响力大的领域。此外,集中在一个场地主办职业展并宣传,社服机构和学校也减少筹办个别招聘活动须投入的时间和资源。”

彩虹中心指出,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教学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韧性。机构通过有市场竞争力的薪资和奖励、职业发展途径、指导计划等来打造良好环境,提高员工的士气。

莫忘初心为特殊教育耕耘

社会服务机构一向面对吸引并留住人员的挑战。AWWA受询时说,会持续通过专业发展机会培养人员,并打造一个互相支持的工作环境。

参加职业展的周安妮(41岁,增益中心教师)受访时说,她对特殊教育行业感兴趣。职业展集合各机构,她能同时了解不同特需学校提供的机会,增加对这个领域的认识。

钟宝玲大学毕业后在科技公司任职,渐渐觉得追求业绩的生活没太大意义。她毅然转投特殊教育行业,想帮助特需孩子和他们的家人。

黄韵慧(32岁,幼教助理)也有意投身特殊教育,帮助更有需要的儿童。她认为,薪资只是一个考量因素,在工作中找到满足感更为重要。

AWWA勿洛学校教务主任钟宝玲(49岁)一路走来20年,始终不忘初心。从教师到主任,她对工作的热忱不减,也希望鼓励更多人加入这个有意义的领域。

她是出席特殊教育教师展的教育工作者之一,在会上分享帮助自闭症学生的经验。

教育部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配合教育部持续强化特需教育领域、吸引优质教师的工作,教育部和劳动力发展局主办教师职业展。职业展首次汇集由12个社会服务机构经营的学校,让求职者了解这个领域的就业机会。他们也可参加教育部代表和劳发局职业顾问主讲的讲座。劳发局也通过流动职业联系站为求职者提供建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