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2025】大选期间一些议题仅为谈资 选民仍最关注民生课题

0
0

政策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主管与首席研究员马修博士(Mathew Mathews)也认为,新加坡人虽会留意选举期间发生的各种事情,例如候选人的言论,但他们真正关心的,始终是民生议题。

相较之下,一些看似闹得沸沸扬扬的课题,如对人民行动党的批评(24%)、对反对党的批评(22%)、马林百列—布莱德岭集选区行动党候选人无对手当选(21%)、外来势力干预选举(20%)以及候选人更换选区(18%)等,都不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议题。

在本届大选中,具投票资格的选民超过262万人。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学教授郑宝莲指出,这项调查存在局限,若要更好地了解选民的看法,调查对象应至少介于1500人至2000人。

研究员:选民望把能妥善应对民生问题团队选进国会

陈添金认为,这样的结果显示,就政策和国家治理而言,行动党仍是新加坡人最信赖的政党。和过去的选举一样,工人党的群众大会虽然吸引大批人潮,但这不等同于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或能够大幅度影响选情。

受访者认为,在竞选方式方面,行动党的优势在于提出有力的政策和理念,以及有扎实的基层活动;工人党则在群众大会演讲方面表现出色。

行动党本次以65.57%的全国得票率,赢得97个国会议席中的87席,另10席由工人党夺得。

我国的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相互攻击、外来势力干预选举、身份政治以及马林百列—布莱德岭集选区无对手当选,这些议题虽在刚过去不久的竞选期间占据新闻头条,但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人最关注的仍然是生活费、消费税上调、房屋价格和就业机会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去年在国会引发激烈辩论的安联(Allianz)收购英康保险事件,因在竞选中被工人党借以抨击行动党工运候选人而再度引起注意。调查显示,有30%的受访者表示关注此事。

咨询公司黑箱研究(Blackbox Research)于4月29日和30日,也就是本地大选竞选期临近尾声时,通过网络调查访问了500名选民,并于投票日隔天(5月4日)公布调查结果。

对于以上的调查结果,受访学者并不感到意外,认为这反映出新加坡人务实,最在乎的始终是民生问题。

“选民希望把能够妥善应对民生问题的团队选进国会,以确保有利于新加坡人的政策得以落实。不过,这有时也意味着人们会投票支持具有能力的反对党候选人,以推动政府更好地处理问题。”

独立政治观察员陈添金博士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一些低层次的政治操作虽能制造‘戏剧效果’,但充其量只是博眼球的谈资,对整体形势没有太大影响。”

延伸阅读

3月份核心通胀率降至0.5% 经济师:温和通胀情况有望持续至年底 黄总理:政府会继续帮助人民应对生活费上涨

结果显示,竞选期间最受选民关注的五个课题是生活费(60%)、消费税上调(49%)、买房负担能力(41%)、就业与薪资(39%),以及医疗费用(3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