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太阳能研究院(Solar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gapore)则举办登格蓄水池浮动太阳能厂导览,让公众有机会实地了解我国如何克服土地限制,推动太阳能技术的发展。
这个工作坊的联合创办人林忠贤(43岁)受访时说,蘑菇不仅是营养丰富、可持续的食物来源,也可作为环保的肉类替代品。“我们采用含碳的纸板作为栽培基质,非常适合蘑菇生长。根据国家环境局的数据,纸板废弃量逐年上升,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既能减少垃圾,又能生产粮食的双赢机会。”
“绿动新加坡”从5月16日举行到6月29日,公众可从12日起登录网站(www.gogreen.gov.sg)查看活动详情和报名,活动包括免费和收费项目。
随着全球对环境可持续性日益关注,第三届“绿动新加坡”(Go Green SG)的参与合作伙伴及项目的数量翻倍,反映了我国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
由永续发展与环境部主办的“绿动新加坡”定本月16日正式启动,公众可参与多项导览活动,包括参观平日不对外开放的设施,了解我国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所做的种种努力。
今年,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各级学校也积极参与各类跨领域合作项目。例如,直落布兰雅的伊桥幼儿园与英华学校(附小)联办园艺与再利用工作坊,并与活跃乐龄中心合作,推动代际交流;义顺中学联合义顺居民、其他学校及社区伙伴,通过互动摊位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与居民关注生物多样性和减少食物浪费。
海事及港务管理局主办的“南部岛屿导览渡轮之旅”是其中一项。参与公众可从中了解新加坡在海事可持续发展和脱碳方面有哪些项目,还可以到姐妹岛海洋生态园,认识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海洋保育工作。
社区活动多 从废物再利用到自种蘑菇
延伸阅读
淡马锡:三大系统方案推绿色经济 亚细安五年后GDP可增逾1500亿元 采用产品碳足迹规范 新加坡创全球先例他说,希望通过“绿动新加坡”,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个简便又环保的办法,从而鼓励人们在家中栽种蘑菇,提升粮食自给,并促进社区共享。
民众、政府机构与私人企业之间的跨界合作也日益紧密,携手为绿色未来注入新动能。例如Mushroom World Academy与新加坡生态基金(SG Eco Fund)获奖者Vidacity联办蘑菇种植工作坊,利用可回收材料来栽种蘑菇,推广废物管理概念,助力实现减碳目标。
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创新中心也办导览活动,让公众了解集团在发展智能城市交通枢纽时,如何融合创新与可持续性,助力新加坡迈向更环保、更互联的未来。
今年的“绿动新加坡”也为公众提供更多参与社区的机会,鼓励大家通过实际行动建立联系,为社区出力。例如,广惠肇留医院主办再利用工作坊,让不同年龄层的民众携手将旧横幅和布料,制成挂绳和杯垫,通过创意促进旧物再利用,并加强社区凝聚力。
配合建国60周年,“绿动新加坡”本次推出更多活动,约400个合作伙伴将总共举办900多项活动。
回教社群环保组织Ismaili CIVIC主办的“SG60 Riverside Vibes”活动安排了环保工作坊、城市园艺和现场讲故事等,鼓励跨代互动,同时回顾新加坡的环境发展历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