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姐弟创意筹善款 缅甸灾民获支援 从产房走向职场 看新手妈妈如何赢得工作与尊重团队由叶劲锐(25岁)、陈睿瑜(23岁)、梁维恩(25岁)、刘志颉(25岁)、吴姿颖(24岁)和艾琳(Erin Kristyn Maui Tabila Perera,25岁)组成。他们因在南大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都主修游戏设计而结识。
负责故事情节的吴姿颖说,游戏灵感源于小学时期的回忆,当时就流行低多边形(low-poly)恐怖游戏风格。低多边形风格以简洁的多边形来构建物体和场景,打破了传统写实风格的束缚。
玩家的积极反馈让团队备受鼓励,并推动他们不断优化游戏体验。负责美术的陈睿瑜指出,起初由于团队对游戏设计过于熟悉,没注意到许多游戏机制对玩家可能不够清晰。因此,他们快速加入了更多提示,包括以书店阿姨的话作为教程,帮助玩家更好地理解游戏玩法。
叶劲锐鼓励道:“虽然过程艰辛,但凭着对游戏的热情,我们收获了玩家的热烈反响,这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负责美术的艾琳说,游戏背景设定在一所东南亚的小学,细致再现教室、食堂等场景,甚至包括吊扇上的红色标志,这些细节让玩家倍感亲切。
负责市场营销的叶劲锐,目前团队成员仍在求学,但对未来扩展或开发续作持开放态度。对于其他有志于游戏开发的学生和创作者,团队建议勇于追求自己的创意。
“Schoolbound”的核心玩法由收集小学30周年纪念卡片展开。负责游戏程序的刘志颉说,玩家要在夜间躲避幽灵的追捕,通过收集卡片揭示学校的历史之谜。在游戏中,书店里的阿姨是个关键角色,她不仅是游戏的引导者,也是玩家获取线索的重要来源。
南洋理工大学一群三年级学生,以他们对怀旧与恐怖元素的独特理解为基础,推出一款惊悚游戏。这款免费游戏自上线以来,下载次数已超过2400。
他们受访时说,名为“Schoolbound”的游戏最初只是学校作业,从1月16日开始开发,并在4月17日的截止日期前完成。然而,团队成员对项目充满热情,决定继续改善这款游戏,希望为玩家提供更好的体验。
在开发过程中,团队必须在12周内完成项目,面临压力。通过有效管理和灵活调整目标,他们顺利完成了游戏。负责游戏程序的梁维恩说,他们使用Unity引擎和多种软件确保了游戏的高质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