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三处的食物口味一致,夫妻俩每天会一起准备好所需的食材和配料,真空包装后运往各个铺面。他们制定了标准作业流程,让各店的员工遵照每个步骤,确保分量和口味统一。
第三代传人创新求变 77年甜品老字号获传承奖
今年,活动新增了“最受喜爱的熟食中心”奖,旨在表彰不仅为公众提供美食,也让居民有归属感的小贩中心。经过公众票选,实龙岗花园巴刹获得这一奖项。
为了创业,陈淑芬放弃了当钢琴教师,丈夫邱豪霆(43岁)也放弃了信息技术的工作。他们如今拥有三个店面。
实龙岗花园巴刹商联会主席冯威廉受访时说,这个熟食中心有46个摊位,美食种类丰富多样,而且其中约八成摊位都超过20年,承载了很多老顾客的记忆。
实龙岗花园巴刹获“最受喜爱的熟食中心”奖
他们的努力受到肯定,并收获了创业精神小贩奖。
陈淑芬说:“擂茶的制作工序很繁琐,我们希望能够保证制作的水准和口味,让食客可以吃到家的味道,也是保留这个传统饮食文化,不然以后的小孩都不知道什么是擂茶了。”
沈子羚说:“餐饮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对于甜品来说更是这样。我们一直在不断改良创新,一开始只卖花生汤圆花生汤,后来有黑芝麻汤圆,现在也售卖年轻人喜欢的抹茶红豆汤圆,还有龙眼红枣汤、杏仁汤等等。我们希望能一直做下去,也希望年轻人不只是在冬至、元宵节才想起来要吃汤圆。”
今年的杰出小贩导师奖得主之一是经营鱼圆面超过40年的陈昭基(67岁)。他说:“当小贩要能够吃苦,只要年轻人肯吃苦、肯学,我就愿意教,能把这些年的经验和小贩文化传承下去是我的荣幸。”
为了和更多人分享儿时记忆中的味道,同时保存味蕾受外婆和奶奶呵护的幸福感,夫妻疫中创业,获颁今年的创业精神小贩奖。
星期一(11月4日),在2024年新加坡小贩座谈会与小贩奖颁奖礼上,人力部兼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为各个奖项的得主颁发奖状,包括小贩文化传承奖、创业精神小贩奖、杰出小贩导师奖,以及最受喜爱的熟食中心奖。
邱豪霆说,有一次因为供应商送来的蔬菜不符合他们的标准,只能忍痛扔掉了16公斤的菜,并紧急赶到各个超市采购。
拥有77年历史的“75花生汤圆”是今年小贩文化传承奖的三名得主之一。第三代负责人之一沈子羚(36岁)说,这盘家族生意是她的丈夫胡文麒的祖父在1947年从路边摊做起的。
大约10年前,胡文麒的父母想关掉摊位,他万分不舍,便放弃了教师工作,和妻子接手当小贩。沈子羚的父母和家人也一起来帮忙,如今生意扩大到四个店面。
他说,这里在两年前完成翻新后,安装了大吊扇,换了新灯,环境更舒适、更明亮,吸引更多人。
热爱烹饪的陈淑芬(43岁)因为丈夫爱吃擂茶,就经常在家里煮。后来,她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尝试上网售卖擂茶,2021年正式开摊入驻红山景巴刹与熟食中心。她经营的“擂婆婆”不止售卖擂茶,还卖客家炸肉、酿豆腐等客家美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