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校园网全新升级 华语谈话节目为中学生打造多元学习体验

0
0

为了给师生提供更多使用便利,《联合早报》属下学生报在2018年推出数码平台早报校园(ZBSchools.sg),并于这些年不断扩大内容种类。

教师可直接在平台上布置和批改作业,支持多种形式的考试复习和读报作业,并能利用现有题库创建作业,部分题型还可自动批改。

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青少年受众工作群总编辑陈能端星期一(10月21日)在第27届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颁奖典礼上宣布,明年早报校园将推出升级版,以提升师生使用电子报及早报校园平台的整体体验,同时团队也将为中学生推出华语谈话类节目,提供他们更多用华语表达的平台。

“不论是教育部、教师团队,还是华文媒体,都通过创新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对华文的兴趣。”

第27届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的六位获奖教师:刘玉玲(左起)、施伟良、张楠、葛燕妮、董佳惠和韩幸谕。(谢智扬摄)

颁奖典礼首次在报业中心新落成的Studio+65摄影棚举行。陈能端透露,早报校园团队计划在Studio+65录制面向中学生的华文谈话类内容。

奖项旨在肯定华文教师对教学的贡献,今年,主办方共收到877份提名,涵盖492名来自161所中小学、初级学院和高中的教师。最终,六名教师脱颖而出,他们是在中正中学(义顺)执教的刘玉玲、圣加俾尔中学的施伟良、公立培群学校的张楠、辅华小学的葛燕妮、丹绒加东女校的董佳惠,以及大智小学的韩幸谕。得奖教师各获得一个奖座和1500元奖金。

“他们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在营造华文课程学习氛围以及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华文学习体验方面表现杰出。”

评审之一,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首席特级教师郑迎江博士指出,评审们一致认为,今年的获奖教师在培育双语环境中,热切地关注学生的华文学习。

她指出,学习母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语言体验。华文教育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合作。

她说:“早报校园希望‘学生报’不仅是一份报纸,更能通过多种数码媒介陪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颜晓芳星期一(10月21日)在第27届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颁奖仪式致辞时,肯定了教师们为华文教育所做的努力,并强调他们的付出让华文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谢智扬摄)

另外一大亮点是为13岁至18岁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华语谈话类节目。该节目共分四集,围绕校园生活、成长经历、校园霸凌,以及身心健康等关键话题展开讨论。

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颜晓芳担任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颁奖嘉宾,她在致辞时肯定了教师们为华文教育所做的努力,并强调他们的付出让华文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

延伸阅读

科技引领课堂变革 教师角色重塑 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 提名截止还剩两周

升级后的早报校园网为教学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体验。平台设计简洁,内容分类清晰,专注于新闻时事和青少年发展;通过潮流资讯、趣味视频和数码互动丰富学生体验,并提供华文口试和模拟试卷等学习资源。

每集约20分钟,旨在激励学生积极表达个人观点,鼓励他们参与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提升思辨能力,呈现青少年的真实声音和想法。节目希望通过思想的碰撞,激发更多有价值的对话与共鸣。 该节目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播出,目前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学生报的数码平台“早报校园”明年推出升级版,并特别为中学生量身打造华语谈话类节目。

颜晓芳:学习母语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由《联合早报》和早报校园联合主办,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新加坡华文教育学会、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协办,并获得教育部的支持,以及陈江和基金的赞助。

平台的辅助工具也得到升级,所有文章均附有语音朗读、词典解释、拼音注释和收藏功能,帮助不同华文水平的学生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