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艺术处处”计划走进邻里 8月起五社区居民可参与各类活动 打造艺术沙盒空间 甘榜爪哇路五殖民时代双层排屋招租车厢内呈现本地作家林高,以及前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高级政务次长雅迪曼等人的诗歌节选,地面上绘制的地铁图,则标识出可以购买到本地作家作品的独立书店。
即日起至明年2月20日,地铁东西线和南北线还有一列特别推出的诗歌主题列车,把每节车厢装饰成图书馆的样子,车窗上的标语写着:“读诗提醒着我们慢下脚步,通过诗人的眼睛欣赏世界。抬头看,读一些让你触动的诗歌。”
“诗遇地铁”是艺理会和SMRT签署谅解备忘录中的三项活动之一,另一项正在进行的“I Play SG Music”活动,则是重在推广本地音乐。这些活动旨在推广本地艺术和文化,让所有人都能在日常中接触到文学、艺术,使通勤的空间更具活力。
地铁空间成为一个移动式图书馆,乘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阅读诗歌全文和英文翻译,领略本地文学之美。地铁列车和地铁站内的屏幕也会播放本地诗人的采访视频,以及两支动画短片。
地铁东西线南北线 推出诗歌主题列车
诗歌本源于生活,新加坡本土诗人的诗歌将乘着地铁,驶入人们的生活,为乘客的通勤时光增添诗意。
此次活动共收录英文诗65首、华文诗15首、马来文诗15首,以及淡米尔文九首。参与的华文诗人包括:语凡、邹璐、刘瑞金、黄文杰、贺尔、欧筱佩、伍政玮、孤星子、潘正镭、梁文福、林得楠、英培安、王润华、林高和淡莹。
林高受访时说,诗歌虽然比较小众,但是也源于生活,诗人很敏锐地抓住了生活中的那些灵感,用诗化文字表达出来。“新加坡的生活节奏很快,每一个现代都市都是这样。这个活动可以让公众在地铁上读到不同的诗、不同作者的感悟,读诗可以让节奏慢下来,提醒我们不要对日常麻木,要感受生活的美。”
多美歌地铁站靠近南北线转换层,星期五设置为期一天的快闪图书馆,让公众翻阅新加坡作家的作品,并且参与互动游戏赢取纪念品。
新文站主席陈素敏说,之前也有过在地铁和地铁站呈现诗歌的活动,这次精选四种语言的100多首诗歌,并搭配具有本地元素的插图。这些跨越各年龄层的诗人,使用不同语言创作,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和写作风格,通过翻译,能让读者领略到新加坡文学多语的魅力,为平凡的生活和旅程增添诗意。
由国家艺术理事会、SMRT和SMRT旗下广告商Stellar Ace合作的“诗遇地铁”(Poems on the MRT)活动星期五(11月1日)正式启动。活动由非营利文学组织“新文站”(Sing Lit Station)制作,为的是激发人们对本地文学和作家的了解。
即日起至明年10月30日,地铁东西线、南北线和环线列车上,将呈现本地诗人用英文、华文、马来文,以及淡米尔文创作的100多首诗作节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