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这项新策略能够提升大家对综合医疗保健人员的认可,赋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去充分发挥专长。像物理治疗师、心理学家这样的专业人士,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成为患者的第一联系点,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这样一来,患者就可以在社区内更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治疗服务。”
在职综合医疗保健人员也可以报读课程,自我提升。综合医疗保健理事会将推出新指导框架,到了2026年,有关人员要获得更新执照,须达到一定的持续教育要求。 国际综合医疗保健大会由国大医学组织举办,由新保集团和国立健保集团支持,有来自18个国家的1152人参加,共同探讨业内的新发展和科研成果。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兼卫生部第二部长马善高星期五(11月1日)在首届国际综合医疗保健大会上说,卫生部正与相关方探讨制定全国综合医疗保健(Allied Health)策略,明年公布细节。“随着健康SG和乐龄SG等全国计划推出,新策略将有助综合医疗保健人员掌握重点和转型所需,指导他们如何应对未来挑战,改善人口健康。”
马善高说,本地正在加强培养综合医疗保健人员,新加坡理工大学的首批营养师和语言治疗师分别在去年和今年毕业。有关当局和教育机构也为六个综合医疗保健专业的学生制定护理指标,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际护理的操作,毕业后可以立刻投入服务。
其中,国大医学组织在会上介绍了旗下的移动听力诊所,以及如何在全岛20多个活跃乐龄和社区中心为居民进行检测。国大团队善用普通器材,把诊所带入社区靠近居民的住家,从而鼓励他们提早检测听力,一旦发现退化,即可及时接受治疗。这个诊所运作一年以来,已为超过400人检测。
多管齐下应对医疗发展 涵盖五大方面
本地综合医疗保健人员过去五年增加近三成,卫生部将公布新的全国策略,规划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
他希望,随着新的医院和医疗设施不断出现,未来的教育和职业发展机会越来越多,可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综合医疗保健行业。
延伸阅读
综合医疗保健人员需求增加 八年来300中途转业者入行 药剂师协会举办保健嘉年华 陈杰豪:药剂师可助社区推广预防保健知识数据显示,本地综合医疗保健人员从2019年的6000名增至2023年的大约7500名,包括执业放射诊断师、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放射治疗师和言语治疗师等。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集团综合医疗保健总监王家良客座副教授说,本地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更多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不同的护理人员相互协调。比如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病患更可能患上足部和眼部疾病,需要药剂师、足科师、验光师一同护理,以确保病患的整体健康。
卫生部在2015年推出全国药剂策略(National Pharmacy Strategy),多管齐下应对医疗发展。这个策略涵盖五大方面,即护理水平、劳动力发展、供应链、资讯和科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