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司法法院首席法官郑慧慧则指出,治疗式司法模式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认为治疗式司法模式会持续发展和成熟。我们期盼获得合作各方的反馈,继续重新定义在家庭法中何谓真正地取得‘胜利’。”
坐落于合乐广场的原国家法院大厦俗称“八角形”旧法院,建于上世纪70年代,并于2013年7月被列为受保留建筑。大厦内部已经过翻新,家事司法法院的搬迁工作预料今年11月底完成。
家事司法法院的原址就在“八角形”旧法院旁,另有部分运作设于麦士威路的国家发展部大厦。
新办公大楼有25个庭室和52个内堂,还有专门设置的辅导室和自助服务亭等。加上治疗式司法模式的推行,家事司法法院协助有需要家庭的能力将获得提升。
梅达顺大法官致辞时回顾成立家事司法法院的目的及法院经历的改变,并强调我国有一套解决家庭纠纷的独特方式。比如,家庭纠纷提交到法庭之前,涉及家庭很可能已得到家庭服务中心的协助。倘若真需要法庭仲裁,双方也可到法律援助局、社区司法中心,或透过三所法学院管理的志愿计划获得援助。
家事司法法院将逐步迁入原国家法院大厦,把所有运作与功能集合同一屋檐下,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