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中心设在新交所中心内,初步的人力计划是部署10人至20人。古尔说,中心会关注包括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亚细安电网,以及其他电力相关双边和多边政策。
古尔认为,东南亚有不少新建不久的燃煤电厂,而且购电协定不太灵活,或是导致其他清洁能源纵使再便宜,也难以入场。
国际能源署在本地设立的区域合作中心星期一(10月21日)正式启动,这是国际能源署在法国巴黎总部以外的首个海外办事处。
“我们必须更仔细地分析影响投资意愿的因素,这可能是电网问题,有时是土地征用的困难,又或者是购电协议的结构等。”
“在新加坡设立区域合作中心,与区域的政策制定者坐下来就能源转型对话,这种交流是无法通过远距离沟通复制的。”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沙特阿美首席执行长阿明·纳赛尔(Amin Nasser)星期一在第17届新加坡国际能源周致辞时说,应继续投资石油和天然气,确保发展中国家有负担得起的能源,但投资也应包括减少这些能源的碳排放。
国际能源署星期二(22日)将发布“2024年东南亚能源前景”报告。古尔透露,目前,煤炭为主的化石燃料满足了这个区域近八成的能源需求。到了2035年,东南亚地区将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四分之一。
中心也会继续与金融机构、银行、资产管理者和项目开发商讨论如何加速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古尔说,虽然清洁能源技术长期营运成本会逐渐下降,但初期投资不菲,高昂的成本可能会阻碍可行但须要大笔投资的技术成形。
“东南亚的未来可以不一样,这些迹象令人鼓舞,但是现在的政策仍不足以让这个区域实现气候目标。10个东南亚国家中,有八个承诺会实现不同形式的净零排放目标,但这些国家还未步入正轨。”
国际能源署首席能源经济学家蒂姆·古尔认为,加速能源转型能带来多方面社会益处,例如空气变得更洁净,能改善人们的健康。(关俊威摄)延伸阅读
新加坡制定未来电网能力蓝图 开发虚拟电厂提升能源管理 探讨能源领域碳捕获与封存是否可行 能源局征集计划书 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左三)、人力部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左四)、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Faith Birol,左二)、德国联邦经济与气候保护部副处长博拉克(Ursula Borak,左一),以及丹麦气候、能源和能效部常务副秘书长兼国际能源署理事会主席霍夫曼(Anders Hoffmann,左五)星期一在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Sands Grand Ballroom为国际能源署在我国设立的区域合作中心进行启动仪式。(关俊威摄)古尔说,应继续推动清洁能源,提升技术效率,以降低能源领域的碳排放。“我们要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持续增长,但碳排放不一定要跟着持续增加。这也是为什么设立区域合作中心如此重要。”
“强行要发展中国家落实不可行、负担不起的能源转型,只会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社会凝聚力构成威胁。”
古尔指出,全球要实现集体气候目标,必须解决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问题,但应了解到煤炭在个别能源系统扮演不同角色,没有一刀切的方式。
解决化石燃料碳排放不能一刀切
古尔:东南亚的未来可以不一样


国际能源署首席能源经济学家蒂姆·古尔(Tim Gould)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国际能源署与东南亚国家,包括新加坡,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新加坡设立区域合作中心,是要更积极地与政府、研究员等利益相关者交流。
“如果一个国家非常依赖煤炭,例如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当煤炭的产量减少,人们的生计将受到牵连。我们须下意识地制定政策缓解这些影响,但我们的分析也显示,能源转型带来的就业契机是非常正面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