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局统一电话号码 防假冒官员骗局

0
0

公积金局星期二(5月20日)发文告说,自4月底开始,公积金局所有外拨电话都使用6227 1188这个号码。未接听的公众会收到gov.sg短信,或邮址末端显示@cpf.gov.sg,或@e.cpf.gov.sg的电邮,通知他们回电的细节。

当局建议,55岁及以上会员若短期内不打算提取公积金存款,可启动提款锁。如果会员通过银行户头领取公积金入息,也可考虑启动银行的Money Lock功能,锁住存款。会员也应确保联络资料准确,以便在进行公积金交易时,收到通知。

此外,为了保障会员在网上的交易,从5月起,公积金会员上网提名受益人时,也须通过生物识别的身份认证,作为额外的安全措施。公积金局在之前已采取一系列防诈措施,包括允许会员启动“公积金提款锁”(CPF Withdrawal Lock),暂停网上提款功能;会员若想调整网上提款限额,也须等待12个小时的冷静期后才会生效。

当局也提醒公众,政府人员不会通过电话要求会员转账,或透露银行户头登录资料,或要求下载非官方应用,或把电话转接给警方。如有疑问,公众可拨打ScamShield热线1799查询。 

从5月起,公积金会员上网提名受益人时,也须进一步通过生物识别认证。

延伸阅读

警方取缔冒充政府官员骗案 逮34人起回逾95万元 Telegram频道未经授权发广告 多机构发文澄清

冒充职员案例存在 目前无人损失公积金存款

骗子在通话中可能会说出公积金会员的个人资料如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声称会员的公积金或Singpass账号有问题,或涉及洗钱等犯罪活动,假借索取其他个人资料。

为了防止假冒政府官员的骗局,中央公积金局的所有外拨电话将统一使用一个号码。

根据警方常年数据,整体而言,去年有1504起假冒政府官员的骗局,高于2023年的893起。去年,这类骗局造成的损失金额至少达到1亿5130万元。28.6%受害者介于50岁至64岁。

公积金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当局曾接获有人冒充公积金局职员的案例,但这类个案的数量不多。没有会员因这类骗局损失公积金存款。尽管如此,公众应保持警惕,向公积金局举报假冒事件。

公积金局说,统一电话号码可帮助公众更容易地确认公积金局来电的真伪,这个号码也列入ScamShield的安全“白名单”。当局去年12月起仅使用两个号码来向外拨电,这次的新举措将进一步加强程序的安全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