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油类、酱料和盐的HIDS分别在2017年、2018年以及2022年实施。保健局也在2024年,加强了计划对酱料的资助。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最高可获得60万元的产品研发和营销等方面的支持。
为协助业者达到A或B级的标准,保健局也将提供指导和资助。
保健局说,就目前情况,零售市场上有不少较健康油类供消费者选购,并希望营养标签有助更多消费者逐渐转向更健康选择。
卫生部上个月宣布,将从2027年中起,扩大营养等级标签的适用范围,把食用油和酱料等产品包括在内。这些产品将分为23类,并按钠、饱和脂肪和糖含量,分为“A”至“D”的营养等级。
饱和脂肪主要来自食用油,因此饱和脂肪较低的油类,预计会在措施扩大后,被评为A或B级,反之亦然。
保健局促健康饮食 并助业者达标
当局拟防误用低冒烟点油 助识别健康选项
不过,根据本报早前报道,部分较健康油类的冒烟点(smoke point)低,不适合高温烹调,否则可能释放有害和致癌物质,或会适得其反。
保健局说,在制定营养标签的过程中,卫生部和保健局联系了超过7000名业界人士和专家,也征询公众意见,以确保业者能有效重新调整产品配方。
针对业者在不影响口味或用途的情况下调整配方的可行性,保健局说,当局制定的标准让业者能逐步进行配方调整。
保健局也正在评估“较健康选择标签”发展计划(Healthier Choice Symbol Development Scheme,简称HDS),进一步加强对生产商的支持,如包装相关费用,协助他们重新配制产品,以符合“较健康选择”的标准。
当局也提醒消费者,要适当使用较健康油类,除了要考虑营养成分,还要顾及油的冒烟点。一般而言,冒烟点高的油更适合高温烹饪,冒烟点低的油则较适合低温烹饪。
D级不健康产品将禁打广告
保健促进局日前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提供了以上数据。
为了提高消费者意识,保健局也将继续推广“吃吃喝喝买买·活出健康”活动(Eat, Drink, Shop Healthy Challenge),鼓励公众选择更健康的食品,并加强他们对营养标签的认识与理解。
保健局在答复中举例道,为了减少食用油的饱和脂肪含量,在不影响产品口味的情况下,不少生产商已成功利用饱和脂肪较低的油类进行混合调配。例如,芥花油饱和脂肪含量低,味道温和,适合用于混合油,不会显著改变整体口感。
自2017年起,保健局也通过“较健康食材开发计划”(Healthier Ingredient Development Scheme,简称HIDS),为符合条件的业者提供资助,帮助他们开发和商业化更健康的产品。
当局会对最不健康的D级产品,实施广告禁令;较健康的A级和B级产品则不会被强制要求印上营养等级标签。

保健局强调,油的冒烟点会随着每次重复使用而降低,反复用油也会增加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为减少健康风险,即使有添加新油,消费者也应避免超过两次的重复使用。”
延伸阅读
酱料快熟面2027年中起须标营养等级 在熟食中心用餐 换个吃法更健康保健局会为业者提供必要的指导材料,帮助他们了解相关要求,并让标签实施的过程更顺利。
本地超市和商店虽然售卖的健康油类居多,但消费者似乎仍未养成购买健康油的习惯。截至2024财年上半年,新加坡零售市场上77%的食用油属于健康油类,但消费者实际购买的健康油仅占53%。
保健局透露:“营养等级标签措施在2027年中扩大前,卫生部和保健局将展开公众教育活动,帮助新加坡人了解新举措。这与最初规定在饮料标上营养等级标签时的做法一样。”
对此,保健局解释,营养等级标签旨在帮助消费者识别不健康的产品,并鼓励他们做出明智、更健康的选择,以减少摄入的钠、饱和脂肪或糖。
健康油选择多 保健局盼标签促转向
“由于纯油(pure oils)的饱和脂肪含量通常是固定的,一些油类仍会获得较低的等级。我们鼓励生产商将这类油与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油类混合,重新配制,以降低整体饱和脂肪含量。”
冒烟点是油分解和燃烧的温度,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同食用油有不同的冒烟点。
卫生部和保健局也将探讨如何解决错误使用低冒烟点食用油的问题,并帮助消费者识别更健康、符合需求的油类。相关详情将在之后适时公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