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面貌新物种新体验 海洋生态馆扩建后7月24日重开

0
0
访客能在“征服陆地”(Conquering Land)展区看到不少首次亮相的新品种,包括日本大鲵、极危的墨西哥钝口螈、濒危的“的的喀喀湖蛙”等。(白艳琳摄) 访客来到“新加坡海岸”(Singapore Coast)新展区,可近距离触摸珊瑚标本和巨蛤贝壳,并聆听工作人员讲解海洋保育相关的知识和科普宣导。(白艳琳摄)

生态馆职员和义工也会定期进行海边拾荒活动,并将捡回来的垃圾制成馆内装饰物,借此传达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信息。

扩建后的海洋生态馆(Singapore Oceanarium)由史前海洋到现今海域、从浅海到深海等22个主题展区,让访客全面探索海洋生物的习性和生活环境等。

海洋生态馆中99%的水母,是工作人员自家培育。其中,“海洋奇观”(Ocean Wonders)展区目前共有八个品种的水母。(白艳琳摄) 位于圣淘沙名胜世界的新加坡海洋生态馆重新设计并扩建后,面积是原来的三倍。(白艳琳摄) 扩建后的海洋生态馆正紧锣密鼓筹备在7月24日开幕,工作人员为动物喂食,确保它们在重新亮相前维持良好状态。(关俊威摄)

访客也可透过特制“水中望远镜”,观察水池中的神奇水族,如海胆、海马、海参、海星等;又或是付费体验以浮游生物喂食水母。

生态馆希望让访客有机会亲眼观察不同物种和标本,深入了解不同海洋生物和相关知识,借此传达保护海洋环境的信息和保育意识。

访客可在“鲨鱼海域”(Shark Seas)近距离欣赏鲨鱼在水中掠过,深入了解这些海洋霸主的独特魅力。(白艳琳摄)

这座生态馆是全世界少数拥有丰富深海物种的机构,访客可在新展区“鲸落与海洋山”一睹17种深海物种的真面目,包括澳洲幽灵鲨、甘氏巨鳌蟹、阿氏黏盲鳗、深海海葵等。

馆内至8月底也将举办讲座、工作坊、艺术展览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各年龄层访客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希望能启发更多人投入实际保护工作。

望访客用亲眼观察机会 传达保护海洋环境信息和保育意识

譬如在新设的“新加坡海岸”(Singapore Coast)展区,除了可一览本地红树林生态等常见水中物种,如弹涂鱼、射水鱼等,还可亲身体验三个探索池。访客在净手后将手伸入其中一个水池,俗称清洁虾的安波鞭腕虾(Lysmata amboinensis)会主动上前提供“洁肤服务”。

生态馆票价分旺季与非旺季。成人票价从50元起,三岁至12岁儿童及满60岁的乐龄人士,票价39元起。本地居民成人票价42元起,儿童和乐龄人士35元起。

圣淘沙名胜世界的新加坡海洋生态馆近三个月扩建完成,7月24日起正式开馆对外开放。除了引进新物种在本地首次亮相,也增设不少互动体验和海洋保育宣导,让公众通过近距离欣赏悠游水族带来的视觉享受,提升海洋环保意识,甚至把理念化为行动。

例如,访客可以一边近距离触摸观察珊瑚标本和巨蛤贝壳,一边听工作人员解说与科普:原来贝壳类在海中能发挥过滤作用,因此有必要维持海里贝壳类数量,切勿过度捕捞;公众到我国海边潮间带游玩时,不应触碰海洋生物并捡回家,因为每个物种在海洋中都各有特殊作用和栖息环境。

海洋生态馆设有海洋生物繁育室(Aquarist Lab),供工作人员培育初生水族和水母、海藻等浮游生物。(白艳琳摄)

为全世界少数拥有丰富深海物种机构

新加坡海洋生态馆是亚洲首个展出极危物种向日葵海星的水族馆,也是美国以外首个饲有这一物种,以保障种群数量的机构。向日葵海星曾因海星衰弱症,在2013年几乎灭绝。它的腕足会随成长不断增生,可达24只。体型最大可达一米,是体型最大的海星之一。(关俊威摄) “鲸落与海洋山”(Whale Fall and Sea Mount)展区,还原鲸落——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让访客仿佛身临其境,潜入深海奇观。(白艳琳摄) 走进“远古水域”(Ancient Waters)展区,会动的机械仿生模型,将邓氏鱼等早已灭绝的水中巨兽生动呈现,带领访客探寻它们的原始面貌与神秘之处。(白艳琳摄)

其中也展出一些珍稀深海物种标本,如深海鼬鱼(Pudgy Cusk Eel)、深海蜥鱼(Deep-sea Lizardfish)、 三腳架魚(Tripod fish)等。

濒危物种“的的喀喀湖蛙”首次亮相本地。它们生活在秘鲁和玻利维亚高原湖泊中,是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特殊水生蛙类。皮肤布满皱褶以利于水中换气,不时会做“俯卧撑”动作,促进水流流经皱褶,帮助换气。(白艳琳摄)

延伸阅读

海洋生态馆转型开业倒数 筹备幕后揭秘 海洋生态馆7月23日开放 22主题区探索海底世界

生态馆也引进不少新物种,包括日本大鲵(Japanese giant salamander)、极危的墨西哥钝口螈(Axolotl)、濒危的“的的喀喀湖蛙”(Telmatobius culeus,又称Titicaca water frog)、小体鲟(Sterlet Sturgeons)、大王具足虫(Japanese Isopod),以及极危的向日葵海星(Sunflower seastar)等。

清洁虾充当“虾大夫”与其他鱼类共生,专为鱼儿清理寄生虫和死皮,一般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区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