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披着电子烟外衣的“丧尸烟弹”为何可怕?

0
0

丧尸烟弹已在全球多地出现,被滥用于非医疗目的。

丧尸烟弹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已侦查28起相关案例,比去年全年的10起激增近两倍,但没有透露多少人因此被捕。本地辅导员受访时说,介于13岁至35岁的求助者近来攀升,有的认为丧尸烟弹只是一类电子烟,而非毒品或成瘾物质。

四、我国政府如何管制丧尸烟弹?

这类电子烟大多含依托咪酯(etomidate)麻醉剂成分。由于吸食者举止恍惚、走路东歪西倒,犹如行尸走肉般,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丧尸烟弹”。

二、吸食丧尸烟弹会造成什么危害?

黑市流通的丧尸烟弹,里头依托咪酯剂量大多无法估测,经由吸入方式直接进入使用者肺部。这可能导致严重副作用,包括恶心与呕吐、不自主的肌肉抽动或痉挛、意识混乱,以及导致癫痫发作等。

一些丧尸烟弹还可能含有其他镇静剂,如芬太尼、苯二氮卓类药物或氯胺酮,可能导致呼吸抑制、记忆丧失以及精神分裂,也极易成瘾。

政府正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管控电子烟问题,包括加强现有法律,也积极查封在通讯平台Telegram售卖电子烟的群组。

延伸阅读

严厉打击“丧尸”电子烟 公共医疗机构须记录所有相关病例 违规开咳嗽药及镇静药物 碧山一诊所被吊销执照

不少吸食者在失去自控能力后发生坠楼、自残或攻击他人等极端行为。据《海峡时报》报道,本地一名19岁少女就因沾染丧尸烟弹而神志不清,去年9月份从高处坠楼身亡,令家属无比悲痛。

卫生部和卫生科学局上星期三(7月9日)已要求公共医疗机构,记录所有疑似和确诊吸食丧尸烟弹的患者。医生须让患者交上相关电子烟,并将他们的尿液样本送检。

“丧尸烟弹”去年起开始在青少年群体盛行,是一种含毒电子烟的俗称,又称“Kpods”或“太空油”。它外观上与普通电子烟无异,包装时尚、伴有水果香气,令一些青少年误以为是无害的潮流物品。

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依托咪酯及类似物,最常流通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非法毒品市场。中国大陆在2023年10月份立法管制依托咪酯,香港同年底侦测到首宗个案,之后扩散至新加坡、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北美、欧洲和大洋洲也有案例。

根据毒药法令,持有或使用含依托咪酯的电子烟,一旦罪成可坐牢最长两年,或罚款最高1万元,或两者兼施。如果烟弹内含毒品成分,则可能抵触滥用毒品法令,可面对更严厉的刑罚。

三、海外情况如何?

一、什么是丧尸烟弹?

我国自2018年起已明令禁止电子烟。根据烟草(广告与销售控制)法令,购买、持有和使用电子烟,包括从互联网和海外渠道购得,违法者可被罚款最高2000元。

丧尸烟弹近来入侵本地,网络不时传出吸食者怪异脱序的片段,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引起社会担忧。我国已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电子烟,这类新型电子烟产品危害更大,不仅成瘾也酿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