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人工智能观察仪 一分钟内扫描生成口腔健康报告

0
0

延伸阅读

本地开发软件协助牙医设计假牙支架 更快更精准 全民牙科研发人工智能助分析 几秒内提治疗方案供参考

新加坡国立牙科中心创新董事余娜助理教授受访时说,验证期会持续一年左右。“这个人工智能口腔观察仪有很大的潜力,它不仅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及时检测牙周炎、蛀牙等疾病的早期症状,也很有可能惠及社区医院和疗养院里的年长者。”

国立牙科中心星期三(5月7日)与宇翼牙科(Yuyi Dental)签署谅解备忘录,两个机构将共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牙科筛查与居家治疗方面的创新,希望增强居民的筛查与就医体验。

这款在中国研发的人工智能口腔观察仪,已在中国投入商用,售价约为400新元。

新加坡国立牙科中心正在验证这个设备对特定牙科疾病的准确度,以帮助各年龄层的人们预防牙科病,维护口腔健康。如果过程顺利,中心计划将观察仪推广至各社区医院与学校。

余娜解释说,当观察仪扫描口腔,拍下照片后,它会通过智能算法进行成像分析,并对比使用者的牙龈和健康牙龈,找出不同和可能存在的早期病变迹象。

这次合作中,宇翼牙科将设立口腔健康创新基金,向国立牙科中心捐赠100台名为“魔力”(iOoeli)的人工智能口腔观察仪。这个从中国引进的设备具备高清成像与智能分析功能,可加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并精准追踪治疗效果。

李华敏​​指出,如果这个设备在本地顺利推广,用户能够在家中、校园里或者疗养院等非医院场景中,实现初步的牙科问题诊断和病情监控。

双方在试用设备期间,将聚焦牙科的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验证,分别是牙龈疾病早期筛查、儿童口腔健康研究、乐龄远程牙科,以及矫正治疗。

通过自带的手机拍摄系统,居家人工智能口腔观察仪能在一分钟内扫描牙齿和口腔,并采集用户牙齿的结构、颜色、整齐度等信息,从而生成口腔健康报告,以辅助牙医进行诊断并提高效率。

当观察仪扫描口腔,拍下照片后,它会通过智能算法进行成像分析,并对比使用者的牙龈和健康牙龈,找出不同和可能存在的早期病变迹象。(刘欣怡摄)

这个约巴掌大小的设备,硬件部分连接可更换的开口器。使用者只要将开口器放在嘴里,并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上人工智能校准的拍摄软件,就可捕捉牙齿和牙龈的高清细节,并生成口腔健康报告。

新加坡国立牙科中心创新董事余娜助理教授(左起)、新加坡国立牙科中心行政总裁吴美珍临床副教授、宇翼牙科行政总裁李华敏​​,以及宇翼牙科首席运营官李锴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刘欣怡摄)

她说,尤其是对于行动不便的年长者,或牙齿生长和变化较快的儿童来说,这样的数码设备不仅更方便,也降低筛查成本,提高筛查效率,同时减轻医院的负担。

宇翼牙科行政总裁李华敏​​致辞时说,这次合作意味着,用人工智能驱动的远程口腔健康系列解决方案在我国试点推行,有助解决口腔医生资源不足的问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