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的科学家和医生都是敢于挑战现状的人
上届大选因遇上冠病疫情而不能举行群众大会,这回不同了。淡马亚说:“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计划每晚都举行一场群众大会。虽然场地须要抽签或做其他安排,但我们肯定会努力做到每个晚上都有。”
那么,他在本届大选的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小学至初级学院都修华文母语的淡马亚以华语答说:“我最希望新加坡公民跟着自己的意愿走,而不是怕什么后果。他们应该记得,2020年大选时有90万人投票给反对党,最终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延伸阅读
【GE2025】民主党发布竞选纲领 建议回调消费税取消小六会考“徐顺全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人,为新加坡的民主奋斗了30多年。他的演讲总能激励人心,让人热血沸腾。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学术,擅长数据分析,喜欢钻研数字。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我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
淡马亚也说,他推崇的科学家和医生都是敢于挑战现状的人。例如,人们曾认为胃溃疡是由压力或饮食不当引起的,直到一位澳大利亚的胃肠病学家证明这其实是一种细菌所导致。
淡马亚记得,当年他第一次在民主党群众大会上演讲时,曾尝试以“激动人心”(rebel rousing)的方式讲话。“演讲结束后,我的一个学生对我说让我做回教授,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冷静地陈述事实比较好。从那时起,我就一直这样做,而且我认为这样非常有效。”
他同样这样要求自己。早年在美国接受培训时,他曾对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尿路感染指导方针进行研究,发现其中有不切实或不准确的部分。他于2000年发表的相关论文更促使当局在10年后修订指导方针,而那份论文是他的论著中被引述最多的其中之一。
本地传染病专家、新加坡民主党主席淡马亚教授认为,参政是治病救人的延伸。医者挑战现状,才能推动医学突破;从政者质疑常规,才能促使社会进步。
淡马亚说,这个口号最终获得不错的反响。“他这次是对的,但我们也有过其他类似的分歧。我认为,在一个主张民主的政党里,谁能够说服其他中委,谁就能够胜出。”
淡马亚(Paul Tambyah)星期一(4月21日)在民主党总部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坦言,尽管他与民主党秘书长徐顺全风格迥异,但两人能够长久合作,主要因为他们有相同的价值观。
淡马亚在2020年大选中竞逐武吉班让区议席,结果得票46.27%,不敌人民行动党的连荣华;这是民主党在上届大选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也是得票差距最接近的单选区。
被问及他们两人是否有过争执时,淡马亚笑着说,他们刚在几周前争了一回,才敲定竞选口号——“走出平庸,迈向共荣”(Thrive, not just survive)。“当他(徐顺全)首次提出用‘thrive’(意为蓬勃发展)时,我认为新加坡人怎么会知道它的真正含义。我们反复一再讨论,最后还是决定用这个词。”
“这就是科学进步的方式。如果你想进步,可以逐步取得研究进展;但若想改变现状,就必须真正审视教条(dogma),问自己,真是这样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有没有其他解释?这正是反对党政治人物应该做的,就是要具备审视既定体制和标准的思维方式,思考还可以用什么不同的方式行事。”
至于成为政治人物和反对党成员是否与他的真实性格相符,他说:“如果你真的想治愈病患,就必须解决导致病人患病的社会和环境因素……你可以医治病痛,但如果不解决根本的结构性问题,今后还会有更多类似的病患。”
本届大选,淡马亚和连荣华再度在武吉班让区对决。淡马亚说:“我现在的目标自然是获得50%以上的选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