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烟弹”日益泛滥 政府拟列依托咪酯为毒品

0
0

他说,虽然当局早前在从学校没收的电子烟中,没有发现依托咪酯,但“这是几个月前的情况”。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毅颖教授认为,将依托咪酯列入滥用毒品法令是重要的跨机构举措,因为电子烟是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隐忧。“重新归类意味着持有、使用、分发和售卖依托咪酯电子烟的惩罚会更加严厉,有望更有效阻止这类行为。”

“否则他们可能觉得‘进过戒毒所,这辈子完了’,变得更加自暴自弃。毕竟戒掉的方法有差,不要到典型戒毒所吓坏年轻人。”

由于电子烟涉及的物质越来越多,这会是政府多个机构共同检讨和修订现有法律前的临时措施。

王乙康说:“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涉及依托咪酯的死亡案例,包括交通事故以及非自然死,调查也仍在进行中。我认为,现在已有充分理由怀疑,依托咪酯已在本地造成死亡,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凯丽说:“对我而言,与其说影响,不如说给了我有力的理由劝儿子下决心戒掉。”

他透露,当局抽查的超过100个电子烟中,三分之一都含有依托咪酯。

由于“丧尸烟弹”电子烟危害极大,而且通过流行文化包装来引诱青少年吸食,当局近来迅速加大取缔力度,包括增加突击行动和屏蔽不法分子运用Telegram等平台和社交媒体售卖电子烟的广告,自去年4月加强执法以来,已屏蔽超过600个相关群组。

依托咪酯是一种药用麻醉剂。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俗称“丧尸烟弹”(Kpod),对吸食者的健康危害极大,可能导致严重副作用,包括恶心与呕吐、不自主的肌肉抽动或痉挛、意识混乱,还可能导致癫痫发作、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丧尸烟弹”在本地日益泛滥,政府将把这类电子烟所含有的“依托咪酯”归类为C级毒品,改由《滥用毒品法令》管制。这意味着吸食者日后将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包括强制送入戒毒所,或面对法律制裁。

凯丽(化名,56岁)的儿子不幸是“丧尸烟弹”的使用者。她受访时说,她非常支持这项政策,认为这个政策会起到一定的遏制效用和让贩卖者三思。“如今贩卖者心态是最多罚钱,以后是坐牢,性质大不同。青少年也不会存有侥幸心态,觉得不是毒品就没事,同时能减少吸食后带来的严重后果,比方坠楼。”

公众对电子烟的态度也是执法面临的一大挑战。王乙康批评说,电子烟被塑造成无害的流行产品,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吸食,是“缺乏道德”的做法。

被问及“丧尸烟弹”是否已在学校散播,王乙康坦言有可能。

上半年侦查行动 当局查处28起涉及“丧尸烟弹”案例

我国自2018年起已明令禁止电子烟。根据烟草(广告与销售控制)法令,购买、持有和使用电子烟,违法者可被罚款最高2000元。不过,这项法令主要是针对尼古丁类电子烟或烟草仿制品,不含括其他带有化学物质的电子烟,如“丧尸烟弹”。

他说,临时措施将在几周内生效,并强烈呼吁“丧尸烟弹”使用者尽快停用,以免触法。

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星期天(7月20日)在武吉坎贝拉出席社区活动后受访时说,电子烟如今不仅被用于吸食尼古丁,也包括依托咪酯(etomidate)等致幻成分,甚至延伸至受管制毒品。这种情况需要整个政府的合作,才能有效打击这类行为。

目前,依托咪酯属于《毒药法令》(Poisons Act)管制的毒药,违法者面对的刑罚较轻,最多被判处两年监禁,或罚款1万元,或两者兼施。

王乙康:“丧尸烟弹”有可能已在学校散播

“我相信这项措施可改变部分青少年的观念,但若要扩大影响力,还需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加强信息传递。”

不过,她也建议,政府或许可以把这些触法者跟其他毒品使用者分开处理。因为这群人大多年纪比较轻,希望政府能给他们正面希望和机会,让他们更有信心戒毒。

“我们正与这种可能已在一些年轻人中形成的固定观念抗争,必须加以纠正。”

为禁止这类电子烟的滥用,卫生部正与内政部合作制定一项临时措施,将依托咪酯列为C级毒品,并在《滥用毒品法令》(Misuse of Drugs Act)下受管制。这意味着,使用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者,将被视为毒品使用者,须面对法律制裁,包括送入戒毒所等。

在今年上半年的侦查行动中,当局共查处28起涉及“丧尸烟弹”的案例,比去年全年的10起激增近两倍。

延伸阅读

41岁男子被控家中制造丧尸烟弹贩售 本地首起 设局埋伏逮电子烟卖家 执法员搜出数百“丧尸烟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