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经贸伙伴包括新加坡加征“解放日”关税,冲击本地人对美国产品与企业的观感。最新一项民调显示,近一半新加坡人对特朗普的印象因此转差,三分之一受访者减少购买美国产品,近半数更表明将刻意避开“美国制造”。
美国无党派智库兼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各国对中国持正面观感的人数占比提升至32%,创六年新高,反观对美有好感的人数下滑至35%,为八年来最低。
本地民调机构Blackbox Research发布的第二季“SensingSG”调查指出,49%新加坡人因关税政策对特朗普印象转坏,仅30%表示好感提升。与此同时,35%受访者对美国企业及产品和服务评价下滑。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卢耀群教授受访时指出,关税措施加剧人们对美国的不信任,而不断演变的关税立场也损害了美国的信誉,整体导致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和实力下降。
最近在装修房子的王家成(31岁,医护人员)指出,他并没有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特意避开美国产品,但在家用电器方面,本地人普遍更青睐亚洲品牌。
本地人的消费行为也出现转变。33%受访者在过去六个月减少购买美国产品,仅24%有所增加。相比之下,中国产品和本地产品的消费都有所上升,分别为35%和38%。
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美国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影响力,美国在创新、工作、教育等领域仍是领先者。
例如,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具企业家精神的经济体之一,是创造和改进产品以及推动技术发展的全球领先国。
新加坡人是务实的消费者,美国产品吸引力的下降可能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包括其他国家商品的竞争力增强,以及美国产品因关税而变得更贵。
南大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助理教授何子恩也认同这个观点。他说,美国的软实力依然很强,特朗普的影响,预计仅限于他的四年任期。
埃尔哈贾尔指出,消费者如今可选择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高质量、美观且更实惠的替代品。加上美国产品价格上涨和品牌信任度下降,消费习惯也正缓慢但稳定地转移。
他说:“如今,‘美国制造’曾经的品牌光环变得更加碎片化,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正在褪色。”
分析:特朗普影响料仅限四年任期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高级讲师埃尔哈贾尔博士 (Samer El-Hajjar)同样认为,美国政治叙事不一致和两极化倾向,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国品牌的看法。
展望未来,仅18%受访者会维持对美国产品的原有购买习惯,44%则表明将主动避开。

铄翼国际事务高级分析师穆斯塔法博士(Mustafa Izzuddin)认为,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和签证问题带来挑战,美国可能不再是众多优质选择中的首选,但它依然是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随着领导层和优先事项的改变,我对美国形象持续下滑并不太悲观……那些不喜欢美国的人可能会继续不喜欢,而那些欣赏美国的人将继续看重美国。”
他说:“关税并非暂时措施,美国吸引力的下降可能也是永久的。”
延伸阅读
特朗普:将通知150多国 统一征收10%或15%关税 星展调查:关税大棒下 企业更重视资金流动性和外汇管理“如果美国产品因关税上涨而变得更贵,而质量却没有提升,也没有明显优于其他国家的产品,人们自然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