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设公共服务统筹部长 凸显社区事务受重视

0
0

陈庆文认为,这个明确的框架有助于推进同一领域内各部门的协作,政府部门通常对特定领域了如指掌,但有时少了宏观的应对方法。

新内阁中,共有四名政务官获擢升,包括孙雪玲和马炎庆等受基层欢迎的议员。其中,马炎庆时隔七年,在成功捍卫竞争激烈的淡滨尼集选区议席后再获擢升,从高级政务次长晋升为政务部长,也担任东北区市长。首次镇守单选区,在淡滨尼尚育击败工人党候选人的后座议员朱倍庆,也在耕耘超过五年后受委政治职务。

黄循财总理在星期三(5月21日)公布的新内阁名单中,确立由副总理颜金勇、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尚穆根、公共服务统筹部长陈振声,以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王乙康组成的内阁核心。

其中公共服务统筹部长是新设职务,根据黄总理阐述的职务范畴,公共服务统筹部长负责推进更便捷和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包括完善“最后一里”(last mile)的公共服务,更好地为居民和国人协调和汇集各项服务。

黄总理也举新住宅区为例说,这些区域在设施的协调和落实方面仍有改善空间,例如可能组屋已经建好,但巴士服务尚未完善,因此可以探讨如何在这方面加强协调。

延伸阅读

黄总理:新内阁要稳住经济安全 并推进领导层更新 王乙康:人生每一阶段都应有一张社会安全网

在较资浅的政务官当中,调任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的陈圣辉也将负责社区事务署(Municipal Services Office)事务,聚焦社区发展。

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陈庆文认为,公共服务统筹部长的具体职责目前尚不明确,似乎与一些现有职务重叠,其具体职责和作用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学者:政务官获擢升取决于基层表现

陈添金指出,受委政治职务,对在基层努力耕耘的议员来说,是一种肯定。议员和基层联系的能力,对政务官而言也很重要,因为政务官必须了解国人的关切才能有效制定政策。这个做法也向所有政务官发出明确信号,即“议员是由国人选出来的,必须服务国人。而不是倒过来,因为你是政务官,就认为选民应该支持你”。

受访学者都认为,政务官在基层的表现,也是他们是否获擢升的考量因素之一。 但这并不一定是以大选得票率衡量,因为得票率取决于对手的强弱,而在东部迎战工人党团队的人民行动党参选人,一般的得票率也会比较低。

独立政治观察员陈添金博士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这个职务的设立具一定政治意义,社区发展是新加坡人非常重视的国内事务。“我们时常关注最日常的议题,如组屋区管理、公园设施、垃圾槽等等,这些终归都和公共服务有关。”

智库铄翼国际事务高级分析师穆斯塔法博士(Mustafa Izzuddin)受访时则说,这个职务凸显出政府把社区事务作为优先关注事项之一,也由此表明政府愿意倾听国人在社区发展方面的诉求。

内阁新增公共服务统筹部长的职位,负责的工作包括协调和推进新组屋区的设施建设。社区建设向来是影响大选的重要因素之一,受访学者指出,设立这个职务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凸显政府把地方事务作为核心的优先关注事项。

不过,经过此次内阁调整,新内阁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安全、公共服务和社会政策这四大支柱。尽管此次没有设立过去曾由时任副总理王瑞杰担任的经济政策统筹部长一职,但黄总理在公布新内阁名单时表明,副总理颜金勇将继续协调经济方面的政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