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则调任国家发展部和交通部,同样擢升为高级政务部长。
受访学者分析,部分政务官也许凭着政策执行与基层服务的优异表现,获得政治与行政层面的双重认可。
他2015年起出任政治职务,曾任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交通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部政务次长和高级政务次长。
“所以未必是现任高级政务部长表现欠佳,更多是总理如何在有限名额下也做到培养新血,为更长远的领导层布局做打算。”
黄循财总理星期三(5月21日)召开记者会公布新内阁名单,原内政部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费绍尔副教授卸下国家发展部事务,继续留任内政部,擢升为高级政务部长,同时出任主管回教事务的代部长。

蔡厝港集选区议员周凯年则受委为外交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他自2020年首次当选为蔡厝港集选区议员,本届大选成功连任。
费绍尔升任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并接替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马善高出任主管回教事务代部长。(海峡时报) 原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调任国家发展部和交通部,并擢升为高级政务部长。(档案照片)
智库铄翼国际事务高级分析师穆斯塔法博士(Mustafa Izzuddin)受访时指出,内阁中高级政务部长人数更多,或可归因于几位政务官在政策和基层工作表现亮眼。
原律政部兼交通部政务部长穆仁理,升任高级政务部长,继续留任这两个部门。(档案照片)《联合早报》梳理的资料显示,2015年内阁重组时只有五名高级政务部长,2010年四人,而李显龙总理在2004年上任时,同样只有四人。
2006年踏入政坛的马炎庆出任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交通部的政务部长,并卸下他在永续发展与环境部的职务。(档案照片)此次内阁重组,并没有高级政务部长升任部长。
而首次当选的梁振伟与萧振祥才入阁就受委为代部长,穆斯塔法认为确实让不少人讶异;但两人之前在军方与公共服务领域领导经验丰富,仕途上的“超高起点”尚算合理,也突显总理对两位新人的器重;以两人是未来领导班子成员的态势看来,内阁不得不挪出空间让他们加速上手。
马炎庆也由原来的高级政务次长升任政务部长,留任交通部,卸下永续发展与环境部,调任文化、社区及青年部。
两新人受委代部长 丰富领导经验为超高起点合理化
我国内阁此前共有九名高级政务部长。随着原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王志豪,和原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引退,费绍尔、穆仁理和孙雪玲三人升职,外加两位新当选议员梁振伟和萧振祥,除了以代部长的身份分别主掌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和交通部之外,也分别兼任教育部及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新内阁的高级政务部长遂增至12人,是我国近20年来最多的一次。

延伸阅读
七新议员任政务官 梁振伟萧振祥为代部长 费绍尔接替马善高 主管回教事务他说:“几位原政务部长升任高级政务部长,相信是在各自部门及基层表现出色,政策执行与政治支持获得双重肯定。”
费绍尔自2006年踏入政坛,2012年起担起政治职务,曾任职卫生部、交通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教育部、国家发展部、内政部等多个部门,之前最高职务为政务部长。
朱倍庆警察部队出身,曾在2011年大选和2012年补选中,在后港单选区挑战工人党,两度落败。2015年大选转战淡滨尼集选区,当选进入国会。
对于未有高级政务部长升任部长,穆斯塔法认为,部长职位毕竟有限,“除了国防部之外,几乎所有部门都已有部长掌舵,空缺并不多。”
新一届内阁中,四位政务官擢升,费绍尔副教授、穆仁理和孙雪玲晋升高级政务部长,马炎庆则晋升政务部长。新内阁高级政务部长增至12人,是我国近20年来最多的一次。

马炎庆升政务部长 朱倍庆周凯年首当政务官
原律政部兼交通部政务部长穆仁理,升任高级政务部长,继续在这两个部门任职。
淡滨尼尚育区议员朱倍庆受委为国防部政务部长。他将卸下东北区市长一职,但会继续担任职总助理秘书长。
他也受委为东北区市长,并将出任淡滨尼市镇理事会主席。
孙雪玲2015年起当选国会议员,2018年起担任政治职务,曾在国家发展部、内政部、教育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担任高级政务次长和政务部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