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第100档门票”,就是在演唱会场馆外指定一个区域,让没有票的粉丝聚集。为了应对大量聚集的粉丝,团队采取了积极的管理措施,提供餐饮和其他娱乐活动,让他们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享受演唱会的氛围。
国家体育场的场地领导凯文笑着说,女神卡卡的首场演唱从5月18日开始,但他一个星期前就驻扎在体育场内进行协调,间中可能忙到连家都回不得。

近年来,新加坡凭着卓越的场馆运营能力,不断吸引国际巨星把他们在亚洲或东南亚巡演的唯一一站设在此。继去年的泰勒丝演唱会,今年的女神卡卡也把唯一一站给了新加坡。这背后,新加坡体育城的高效运营团队功不可没,场馆运营的“四大天王核心人物”是场地主管司徒米奇(Mitch Seeto, 44岁)、国家体育场场地领导凯文(Calvin,51岁)、室内体育馆场地领导黄达祥(39岁)以及户外场地领导李立龙(37岁)。
李立龙说,这么做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观众体验,用音乐娱乐需要等待进入地铁站的人,可以有效地缓解等待时的焦虑情绪,营造出欢乐的氛围。
“给他们提供一个更适合的空间,我们就能更好地照顾他们。在那里,志同道合的人欢乐地互动,管理起来不仅有效,也让我们很安心。我们做事的原则,就是以效率和安全为重,用更有趣且愉快的方式来进行。”
第100档门票活动 照顾粉丝情绪和需要
体育城场地运营部门有80名全职员工,但遇到泰勒丝级别的大型演唱会时,全体工作人员会猛增至1000多人。
四人之首的场地主管司徒米奇说,与其他国家体育场的单一用途不同,新加坡体育城是一个多元的场馆,他可以调动不同部门的场馆负责人一起全方位协作。
到目前为止,四人碰到最大的挑战是去年泰勒丝演唱会第一场的6万多人场合,当天还有韩国团体SHINee在室内体育馆的1万多人演唱会,以及上千名未持票的泰勒丝迷在场外聚会,需要疏导庞大人潮的进出并确保户外歌迷不会对持票观众造成不便,再再考验团队的运营能力。
为了应对大量聚集的泰勒斯“第100档门票”粉丝,团队为他们划定特定的区域,提供餐饮和其他娱乐活动,让他们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享受演唱会的氛围。(Kallang Alive提供)
要统筹千多名人员维持现场几万名观众的秩序并不容易。四人在演唱会举行期间各自坚守岗位,为首的司徒米奇主要的控制室内,通过荧幕监控整个体育城。司徒米奇说,协调千人团队所用的对讲机就超过200部,还需要通过无数个手机通信群组来进行实时协调。
去年,泰勒丝和酷玩乐团演唱会散场时,负责户外场地的李立龙也因为在散场时担任起DJ的角色,播放偶像的音乐让歌迷边唱边等待分批进入地铁站,让他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成为最多人称赞的新加坡演唱会DJ,也让许多海外歌迷记住在新加坡看演唱会时的美好。

四人因合作多年,默契极佳,面对演唱会散场时的千军万马也面不改色,被同事冠上“四大天王”的名号。
司徒米奇说,他和团队在泰勒丝演唱会举行前,刻意飞到墨尔本实地体验泰勒丝演唱会的魅力。他们在取经后,了解到泰勒丝歌迷的习性:年纪较轻、就算买不到门票也愿意在户外聆听偶像的歌声,还会互换友情手链结交新朋友。因此,团队决定要用更有趣的方式让持票和不持票的观众都能度过美好的时光,配合观众的情绪和需要,包括让工作人员也跟歌迷互换手链。
正是这种对观众的关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创新精神,使得新加坡国家体育城在众多亚洲场馆中脱颖而出,成为国际巨星举办演唱会的首选之地。
在泰勒丝演唱会期间,场外没有持票的歌迷可参与“第100档门票”(Cat 100)的活动,也被人津津乐道。
四大天王非常重视每一场演唱会,他们不仅深入研究艺人的表演风格和技术要求,更竭尽所能地了解粉丝群体的动态和潜在需求。为了更精准地掌握演唱会前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他们甚至安排较年轻的工作人员进入粉丝群组,获取第一手的反馈和信息。这种深入粉丝内部的调研方式,能帮团队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为演唱会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周全的保障。
体育城场地运营部门有80名全职员工,但举办泰勒丝这类级别的大型演唱会时,全体工作人员会增至1000多人。图为凯文(右)在引导观众有序地入场。(Kallang Alive提供)室内体育馆场举办不少韩国偶像团体的演出,黄达祥说,这种演出的歌迷较年轻,会彻夜排队希望能占到更靠前的位置接近偶像。他们于是决定用新制让歌迷分批入场,让歌迷最早只能提前90分钟排队。此外,面对新加坡酷晒又多雨的天气,黄达祥也在歌迷排队时提醒他们补充水分,还准备下雨天的后备方案。
细节决定一切

司徒米奇认为,观众的体验从抵达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离开。“(体验)贯穿了我们整个运营,遍及整个团队。一旦观众到达场地,下了地铁,无论是去室内体育馆还是国家体育场,整个路径和体验都是经过规划和考虑,以确保他们从头到尾都拥有非常难忘的时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