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锡小学夺华文街舞冠军 混血女孩在挑战中爱上华文

0
2

思励小学的队伍“小舞灵”,摘下亚军。队员潘芷仪(12岁)赛前一周不慎扭伤脚踝,所幸在教师调整舞步、朋友鼓励下坚持参赛。

虽无缘三甲,立化小学和培青学校分别拿下最佳主题呈现奖与最佳人气奖,展现学生对主题的独特理解和高人气。

安娅(Layla Sofia Stacey)是混血儿,父亲是英国人,母亲则有印度和马来血统。由于家中没人会说华语,她只能靠学校老师和上补习班努力学习。

身穿亮眼的表演服、跟着节奏挥洒自信舞步,12岁的安娅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尽管家中没人讲华语,这名来自淡马锡小学的学生,仍凭着努力和热情,成为“爱上华文街舞比赛”总决赛的冠军。

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颜晓芳是活动主宾。她也是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主席。她致辞时说,参赛者将有机会参与本届主题曲《成长》的音乐视频录制,让更多人体会到华文歌曲的魅力。

本届比赛开放给七岁至12岁小学生,共有19所小学的207名学生参赛,最终九支队伍晋级总决赛。

“虽然有些动作变得更复杂,但我为团队尽力,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季军则由裕廊西小学队伍“追光者”获得。队员郑羽桐(12岁)说:“这是我第一次参赛,虽然一开始很紧张,但今年是我在校的最后一年,我非常喜欢舞蹈,很荣幸能代表学校,没有遗憾。”

延伸阅读

全国中学生灯谜比赛 南洋女中高华组四连冠 “华文大比拼”迈入第12年 道南学校和德明政府中学夺冠

赛场上,学生以青春洋溢的舞步,诠释他们对成长的理解,吸引不少观众驻足,亲友团的热情应援,更是为现场增添热烈气氛。

“爸爸妈妈都不会讲华语,我写作文时,常常不知道用哪个字,只能不断问老师。”

比赛由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与真实东方传媒主办,以“成长”为主题,参赛队伍须用华语介绍街舞创作过程,并以同名主题曲《成长》编舞演出。

她坦言,学习过程格外吃力,但这次比赛让她有了新的体会——原来跳舞和学华语可以结合在一起,并且还能很有趣。“以前觉得学华文是压力,这次发现也可以很好玩。”

准备比赛过程中 学会更准确地用华语表达

淡马锡小学“勇舞者”的队长陈诗璇(12岁)说,她们在表演中加入难度较高的丢外套动作,排练时屡屡出错,但大家仍坚持到底。

思励小学的带队教师余婉宣说,队伍服装融合传统唐装和现代风格,编舞中加入功夫动作及中国乐器配乐,巧妙结合街舞与华族文化。

队友陈婉颐(12岁)也说,准备过程中学会了更准确地用华语表达。“我们把想法写下来,老师帮我们整理打印,我再背起来,不会的词就查词典、看拼音,慢慢就懂了。”

安娅是淡马锡小学参赛队伍“勇舞者”的一员。她和其他八名队友星期六(5月17日)在淡滨尼天地举行的第六届“爱上华文街舞比赛”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