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段过往,她已释然。“孩子对我是很大的安慰和支持,他们带给我太多快乐,让我忘记很多不愉快的事。因为要保护孩子的安全,我决定离婚;也因为有了他们,我决定努力把他们养大。虽然身边没有父母帮忙,但很庆幸政府有很多福利措施,像托婴和托儿服务等,在我工作养家时帮我照顾小孩。我目前就职的日间临终关怀中心也很包容,允许我提早回家照顾孩子。”
她在新加坡半工半读学习美发技术,工作后成功申请为永久居民,后来还成为公民。
马欣和47岁,在临终关怀中心当护理助理。她经历家暴后选择离婚,独立养育一对子女。这名个性爽朗的单亲妈妈勇于面对生活挑战,也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给予其他离异者和单亲母亲鼓励与支持。
延伸阅读
卫塞节与母亲节相连 佛寺配合双庆弘扬慈爱 双节庆餐厅客满 兼职工难请老板亲上阵马欣和同小六岁的前夫通过网恋而结缘,认识半年就决定结婚。婚前,她没清楚意识到前夫有情绪不稳定的问题。小儿子2015年出生后,须值夜班的他因忍受不了婴儿哭啼,曾抱起孩子摔在床上,也会动手打小孩。
“有个嫁来新加坡的女网友也遭遇家暴,我和她在线上谈了很多,后来她成功离婚了,还感谢我的陪伴。我意识到自己也能帮助其他人,并且懂得利用AI(人工智能)尽量帮她们解答一些问题。”
加入线上支援群组 帮助有需要者
2017年的某一天,当时四岁多的大女儿一句无忌童言让前夫情绪失控,他到厨房拿起菜刀乱劈墙壁,还威胁妻小。马欣和极力安抚让他冷静下来后,便将自己和孩子反锁在房中,打电话报警。
她说,当初她面对困难时不知道去哪里求助,身边也没有亲人朋友可倾述,像这样的群组就能帮助人。她现在是其中一个群组的管理员。
随后她尝试与前夫协议离婚,但他似乎不愿支付孩子的赡养费,留下一封信和两个10元红包给孩子,就逃回马来西亚再也没有出现。马欣和最终通过起诉离婚,独力抚养两个幼龄子女。
群组里都是没有见过面的“熟人”,她说:“可能没有见过面,大家会比较愿意、也较没负担地分享彼此面对的问题和过往的经历。”
马欣和小时候就被父母遗弃,在马来西亚麻坡的尼姑庵里长大。“因为不想出家,我15岁离开了寺庙,17岁来到新加坡。”
她受访时透露:“可能从小没有玩伴和朋友,也没有家人,一个人觉得很寂寞。小时候很羡慕其他同学有父母,刚出社会时对成家生子也没有想法,直到有一天突然就很渴望拥有家人和孩子,所以就很匆忙地决定结婚,婚后四个月怀孕了,我非常开心。”
这一两年,她在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两个线上支援聊天群组。群组的成员以个人经历,为本地一些面临离婚、争取孩子抚养权、需要住宿援助的男女,尤其是单亲母亲,提供相关信息和心理支援。
她的大女儿今年12岁,小儿子10岁,活泼可爱也懂事。女儿会赚零用钱,在妈妈的生日和母亲节给妈妈买蛋糕和礼物,这让马欣和很感动。“我对他们的学业没什么要求,就希望他们健康长大。他们是我在世上最亲的人了,我会害怕失去他们,也担心万一自己出了什么事,谁来照顾未成年的他们。”
马欣和平日工作,到了周末会尽量带孩子出去玩。“我希望尽我所能,在他们父亲缺席的情况下,给他们快乐的童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