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通美:盼中美角力尊重亚细安自主与中立

0
0

许通美认为,为了解决南中国海主权争议的《南中国海行为准则》之所以推动缓慢,是因为亚细安国家对中国缺乏信任,而这点也反映在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4月发布的年度调查中。

他说,这意味着各国间必须对话,特别是中美两个超级大国,更须要建立沟通管道。

中美应建立沟通管道 防止误判与冲突

国际海事安全会议是第14届亚洲国际海防展览及会议(IMDEX Asia)的环节之一,今年共吸引5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海军将官、海事监管部门领导、政策制定者和智库学者等参与。

冯德威认为,目前难以形成两国集团,但中美在很多事情上有着共同利益,例如避免军事误判、共同打击犯罪、人道主义救援,以及在人工智能与核能等新兴技术上的合作。

许通美也呼吁,各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领导人应多见面交流、开展联合演习,并参与文化交流等建设工作。“我们要传达的信息是,防务外交是一种预防型外交。”

谈及南中国海局势,许通美说,希望中国与亚细安国家,特别是越南和菲律宾,能在遵循国际法的基础上,和平解决南中国海主权争议。中国、越南、菲律宾等南中国海主权声索国,多年来对南中国海各岛礁及海域主权归属问题存在冲突。

许通美指出,二战后形成的地缘政治已在瓦解,而新的世界秩序还未形成,在这期间,混乱可能取代秩序、强权可能凌驾规则之上。

调查显示:多数东南亚知识分子倾向美国

根据这项针对东南亚知识精英进行的调查,如果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52.3%的受访者选美国,47.7%选中国。

许通美星期三(5月7日)出席第九届国际海事安全会议(International Maritime Security Conference),在题为“地缘政治发展和其海事意义”的专题讨论中致开场词时,发表上述观点。

延伸阅读

李资政:我国欢迎日本为区域和平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许通美新书:俄侵略乌克兰 真正原因出于普京帝国主义

中美在本区域争夺影响力的竞争日益激烈,新加坡巡回大使许通美呼吁,两国应尊重亚细安坚持中立、不选边站的意愿。

亚细安与中国是在2017年达成《南中国海行为准则》框架草案,2018年3月展开正式磋商,进展缓慢。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今年3月曾公开说,要争取在2026年达成《南中国海行为准则》。

许通美说:“我恳请中国更加努力,重新赢得亚细安的信任。”

吴士存则直言,随着美国近年来介入南中国海、东中国海和台湾等议题,两国集团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但在海事领域,两国依然存在共识,尤其是在避免南中国海冲突升级方面。”

防务外交须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讨论环节中,许通美还向出席会议的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中国与印太安全事务部主任冯德威,以及华南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提问:中美两国是否可能在海事问题上形成“两国集团”(G2)?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