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mRNA潜力巨大,能灵活应用于不同疗法。“若能为研究人员提供高质量的mRNA,就能研究更多疾病的治疗方法,增加患者获得新治疗方案的机会。”
不过,徐文华强调,mRNA疗法并非优于现有疗法,而是提供一种可根据患者特定需求快速定制的治疗选择。
我国设立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的信使核糖核酸实验室,提升本地相关生产能力,以确保供应充足,为未来可能的大流行病做好准备。
新科研生物处理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徐文华博士说,自动化系统的每个生产周期约为七至八小时,可一次生产高达五克的mRNA,相当于10万剂冠病疫苗。
徐文华透露,从临床前研究到商业化生产,预计需五年到七年。团队已开始与一些机构合作,研究领域包括眼科、心血管疾病、癌症及一些流感疫苗,重点关注亚洲人常见病症。
实验室利用全自动化系统快速生产mRNA,以推动大规模的临床前研究,并开发新的mRNA疫苗和其他相关疗法。
这个实验室是新科研9700万元的核酸药物开发计划(Nucleic Acid Therapeutics Initiative,简称NATi)中的一部分,目标是让新加坡成为核糖核酸(RNA)药物和疫苗研究、临床转化和商业化的区域节点。
七八个小时可生产相当于10万剂冠病疫苗的mRNA
“自冠病疫情暴发以来,mRNA技术展现了开创新治疗领域的潜力……但要开拓mRNA疗法的市场,仍须在研发阶段进行创新。”
传统的mRNA生产耗时且人力密集,每个步骤结束后需人工介入启动下步。相比之下,实验室的两台自动化系统,能整合繁琐的流程。
实验室也致力研究个性化的信使核糖核酸(简称mRNA)治疗,特别是针对癌症和其他亚洲常见疾病的疗法。
核酸药物开发计划执行署长许文忠博士受访时说,实验室将减少新加坡对进口mRNA疫苗的依赖。他指出,自动化生产技术不仅降低成本,还可提供高质量的mRNA,用于科研人员的临床前研究。
“若使用传统技术,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mRNA生物制造设施(BioFoundry),星期一(11月4日)启用。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到场主持开幕式。
mRNA是一种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它就像是一本“说明书”,可帮助细胞制造特定蛋白质,维持生命活动。近年来,mRNA技术因抗击冠病的显著成效而备受关注。
许文忠也说,实验室有助于研发更多mRNA流感疫苗,以预防H5N1、H7N9和H9N2等流感病毒。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