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他分析,我国以发展金融领域作为主要经济发展策略之一,而金融产业是不平等的重大推动因素,在美国、英国等地也出现类似的趋势。因此政府在吸引产业入驻本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聚焦于如何提供更多的财富再分配途径。
出席同场论坛的学者还包括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经济与政治学教授普山·杜德(Pushan Dutt)、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许林珠,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嘉松。
学者:金融产业是不平等重大推动因素
全球有超过60个国家在今年举行选举,这些选举涉及全球近一半的人口,是有史以来全球举行最多选举的年份之一,这些选举结果也可深刻影响全球局势。
美国定于11月5日举行的总统选举将牵动全球局势,陈庆珠以此为例指出,世界正急速发展,例如若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对全球贸易和制造业都将带来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可以为民众提供更多援助,但要缓解这类冲击并不容易。
我国在2011年全国大选后出现“民粹主义时刻”,执政党在失去两名部长级人物后,立即就生活费上涨、移民等议题作出调整。这显示政府了解必须就选民关注的议题作出回应;关键是政府能否及时应对这些议题,并跟上局势发展。
我国巡回大使陈庆珠星期三(10月30日)出席由佳能举办的年度“Think Big商业领导力系列”论坛时,提出上述观点。
延伸阅读
观察家:维护相关性与凝聚力 是我国第四代领导人首要任务杜德说:“过去两三年来,社会上收入最低的10%至20%处境较困难,他们的收入难以跟上通货膨胀的步伐。在目前各地出现的大选中,现任政府都因此受到惩罚,因为人们讨厌通胀。因此,新加坡不该太快举行大选,应等到通胀的浪潮褪去。”
我国下一届大选最迟须于2025年11月举行,陈庆珠指出,新加坡正留意全球的变化,也关注这将如何影响我国。
过去几年来,民粹主义在全球抬头,陈庆珠认为,许多国家受民粹主义影响,而我国也曾在2011年的大选中出现“民粹主义时刻”(populist moment)。
杜德在探讨不平等议题时指出,若单看基尼系数,本地在应对不平等方面做得不错。但我国面对较极端的不平等情况,收入最顶端的人口拥有大笔财富,与收入最低端的10%至20%形成强烈对比。
陈庆珠说,当时移民、外籍职工、生活费上涨等议题受选民关注,执政党在大选后,立即就这些议题做出了调整。她认为, 这显示执政党了解他们必须应对这些议题,而关键正是能否及时反应,并跟上局势发展。
在2011年的大选中,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首次失去一个集选区,也就是阿裕尼集选区的议席。外交部长杨荣文、总理公署部长陈惠华,以及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再诺和原议员潘惜玉无法连任,当时的团队也包括政治新星王乙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