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达曼吁各国政府与企业等以个别领域为基础 加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0
1

尚达曼说:“这是这一轮创新浪潮的本质——利弊共生。我们最终的目标必须是要把益处最大化,尤其是能切实改善人类福祉的成果,这不限于一个国家,也适用于全球范围。同时,也要尽可能减少它可能带来的最坏结果。”

他警惕,各国必须大力加强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和合作,才能避免出现最坏的结果,这包括人工智能和社媒平台被意图不轨的人利用,侵蚀民众对民主的信任,以及在军事应用方面,导致冲突意外升级。

延伸阅读

AI专家:人工智能是全球公共产品 须全球多边治理 陈杰豪:继续驱动有质量经济增长 政府加码培养AI专才支持中小企数码化

尚达曼提醒, 科技的发展速度,早已超越人们对它的认知。人工智能将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后果,这两者并非二元对立,因此乐观者和悲观者的观点都应该获认真看待。

我国总统尚达曼星期二(5月27日)在新加坡亚洲科技会展(ATxSG)欢迎晚宴上致辞时,向在场的近250名来自全球多国的科技领袖作出上述呼吁。

全球人工智能竞赛近年来白热化,尚达曼提醒,包括企业和政府在内,全球人工智能领跑者的利益和目标,与社会更广泛的利益之间存在拉锯。对全球的领跑者而言,真正的竞争在于率先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成果;对他们来说,发展的速度比安全更重要。

尚达曼坦言,要在所有领域监管人工智能非常困难,因为政府不能只指定广泛的准则和企业责任,不同领域需要非常不一样的规则。此外,也很难要求各方一致地放慢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各国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就此达成多边共识。

尚达曼强调,不能让竞争的力量,决定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不能把它交给丛林法则,不论是市场,还是地缘政治的丛林。我们需要某种基于共识的指导和规范,需要透过某种方式集结有意愿的国家。这样才能把正面效应最大化,并把出现负面结果的风险降到最低。”

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不能交由市场或地缘政治的丛林法则来决定;尚达曼总统呼吁各国政府与企业、科学界、民间组织等各方合作,以个别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为基础,共同加强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

尚达曼建议,最实际的做法,是以个别领域为基础,在小范围的人工智能发展中实现合作。这包括医疗、提升工作和生活质量,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一个一个领域地进行,在个别领域中建立有意愿者联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由此激励创新,并实施监管措施以保障安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