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探讨蓝牙地面传感系统 未来路边停车缴费或自动化

0
1

智能行车器由传输器、处理器和触屏显示器组成,可用于支付ERP和采用电子停车系统的停车场费用,但目前还无法支付路边停车费。

不过,他注意到,发动车辆后,智能行车器需要时间开机和启动相关功能,其间闸门系统可能因为检测不到而不开。“路边停车没有闸门,出现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因此会担心可能被扣错钱或罚款。”

市建局说,当局是根据停车场是否适合安装传感器,以及日常停车需求的考量,来选择用于测试的停车场,并相信不会对停车运作造成干扰。

延伸阅读

不必等正式通知 车主可直接联系修车厂装智能行车器 新一代智能行车器OBU问与答

市建局说,推出这项功能的计划,不会受正在招标的地面传感器系统影响。在评估任何未来的部署计划时,当局也会全面考虑并行计划和传感器系统研究的成果。

根据陆交局提供的数据,至今有超过43万辆车安装了智能行车器,约等于本地车辆总数的43%。除了使用单件式行车器的电单车以外,其余车辆有99%都安装触屏显示器。

市建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当局持续探索更方便驾车人士停车的科技方案,这次的概念包括在停车位地面嵌入传感器,连接车辆智能行车器(On-Board Unit,简称OBU),以自动识别车辆何时停车和离开。

料11月至明年8月测试蓝牙连接性能是否可靠

所有智能行车器的安装工作预计明年完成。市建局网站显示,到时政府将推出支付路边停车费的功能,让驾车者停车后,通过触屏显示器启动停车收费时段,并在车子离开时自动计算和扣除停车费。有别于使用停车应用Parking.sg,公众无须预估或延长停车时间。

招标活动8月21日截止,市建局进行筛选后,得标的承包商预计今年11月至明年8月测试传感器和智能行车器之间的蓝牙连接性能是否可靠。

市建局今年5月6日通过政府电子商务网站GeBiz征求发展方案,以测试能否使用蓝牙通信技术,实现全自动化的路边停车(on-street car parking)付费程序。

本地车辆总数约43%已安装OBU

德鲁斯也认为,有些区域的网络信号不好,基于蓝牙技术的系统,可能比依赖移动数据的付款应用更好用。

若测试结果达标,地面传感器系统预计2026年9月在牛车水、恭锡及武吉知马一带14个指定停车处,进行为期12个月的试行,包括沿着登婆街、若泉路和张振南路的停车位。选址总共有438个普通停车位,以及37个重型车辆停车位。

除了侦测各个停车位是否有车停泊,系统还须能识别和记录相关车辆的智能行车器号码。

驾驶私召车七年的欧杭汶(45岁)受访时说,使用应用支付路边停车费时,有时会忘记在离开时点击终止停车,无法获取相应退款;有些人也可能因为路名太相近,输错停车处。“自动定位和记录停车时长能避免这些失误,并减少司机逃缴停车费的情况。”

受访驾车人士也希望,传感器系统所检测的停车位使用情况能共享给驾车人士,协助在繁忙地点找停车位。建筑工地主管德鲁斯(Jefri Derus,43岁)说,牛车水的停车位有限,特别是晚上更是车位难找,他希望智能行车器能显示空位,协助他提前规划。

根据招标文件的内容,承包商会在樟宜海滩第五停车场的10个停车位,对轿车、轻型货车、拖车头,以及至少23人座的巴士进行测试。

配合新一代无闸门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 2.0)日后启用,陆路交通管理局已从2023年起分批安排车辆安装智能行车器,取代车内阅卡器(IU)。

ERP 2.0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能根据驾车者实际行驶距离收取路费,作为管控交通拥堵的工具之一,让政府有空间考虑发出更多拥车证。

驾车者望OBU能显示空置车位

市区重建局将探讨使用蓝牙技术识别在路边停泊的车辆,未来或让车主通过智能行车器自动支付停车费。若测试证实性能可靠,中部一些指定停车位预计明年试行这款地面传感系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