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滨尼组屋群蝉飞舞 居民不堪其扰

0
0

延伸阅读

飞蝉群袭淡滨尼组屋 居民打伞出门

Involve灭虫公司主席陈剑辉受访时说,蝉通常在3月至6月羽化,与新加坡东北季候风过后的潮湿气候有关。他建议居民通过安装纱窗、使用黄光照明、修剪窗外植物等方法减轻困扰。若条件允许,也可透过园艺美化、植被管理或专业处理土壤和树木,从源头减少蝉类栖息地,达到长效缓解。

记者走访现场时,市镇理事会五六名工作人员正好到场捕捉飞蝉。他们逐层“巡逻”,利用捕虫网捕捉飞蝉,把捕捉到的蝉装进塑料瓶。才短短一个多小时,工作人员就已捉到超过50只蝉。

“从那以后,我在家里只要听到一点点声响,就会以为有蝉飞进家中,整天提心吊胆。”

记者星期四(5月8日)晚上7时许走访现场时,耳边不时传来飞虫撞击灯管或玻璃窗的声响,每层楼都可以看到飞蝉。

尽管国家环境局尚未批准任何专门针对蝉的杀虫剂,市镇会仍已采取多项应对措施,包括定期喷药、修剪草坪和树木、选择性移除蝉活动频繁的树木,并使用经批准的杀虫剂。相关行动也会在蝉类繁殖季节加强。

每晚不绝于耳的蝉叫声,让居民苦不堪言。(林明顺摄)

市镇理事会工作人员一个多小时捉到逾50只蝉

淡滨尼市镇理事会和国家公园局星期四联合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蝉是本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分布广泛,不仅是多种动物的食物来源,其幼虫还能疏松土壤。由于蝉不会叮咬或蜇人,市镇会一般会避免伤害它们。

淡滨尼组屋群蝉飞舞,每年3月至6月就有飞蝉出现在组屋走廊,一些甚至飞进单位。居民深受其扰,有人被吓出心理阴影,更有甚者为此暂时搬离住所。

《联合早报》接获读者通报,指淡滨尼33街第321座组屋每晚都有飞蝉出现在楼下和组屋走廊,一些还会飞进住家甚至居民身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梁国兴(66岁)在六楼居住超过30年。他告诉记者,这群不速之客是从三年前开始,每年的3月到6月成群出现在组屋走廊,今年情况最严重。

淡滨尼尚育单选区的议员朱倍庆同日也在脸书贴文说,市镇会正研究进一步措施,如松动泥土、在组屋斜坡铺设土壤覆盖布,以及在走廊安装防护网,以减少蝉类栖息与活动空间,但实施与否仍须视当局是否批准。

他补充说,飞蝉有趋光性,天一黑就会聚集到走廊有光源的地方,入夜后就会环绕在走廊的灯周围飞舞,还会飞进居民家中,翅膀震动时还会发出烦人的噪音,让人不得不关紧所有门窗。

他告诉记者,同楼层已有三户邻居因为不堪蝉扰而暂时搬到别处住,打算等情况好转才回来。

七楼居民卡苏瑞(46岁,教师)则说,一回听到电冰箱发生异响,以为漏电,结果一打开电冰箱的门,一只生龙活虎的飞蝉朝自己扑面飞来。

短短一个多小时,工作人员就捉到超过50只蝉。(林明顺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