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区医院因工受伤者逐年增 当局办工作坊加强企业安全意识

0
4

数据显示,除了冠病疫情首年的2020年,过去五年因工受伤送到中区医院如陈笃生医院、盛港综合医院、邱德拔医院的人数,逐年微幅上升。陈笃生医院是中部地区的创伤治疗主要医院,去年185名工伤意外伤者中,有123人送往这家医院。

主办当局邀请来自急症和外科部门的医生、民防部队医护人员,以及在工安方面有良好信誉的企业代表,讲解高处坠落、严重肢体外伤及烧烫伤处理方式,参与者随后也在急救技能环节学以致用。

张立胜提醒,预防胜于治疗,企业和雇主要时刻确保工作场所安全措施到位,工人也要有足够的安全配备,就算无法完全避免意外发生,也可减轻伤势。

强枫建筑私人有限公司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专员张国良从事建筑业超过20年,他指参加这类工作坊有助提升安全知识,并准备将最新行业信息带回公司与同事分享。

约200名工安专员参与工作坊

除了分享这类伤者可能出现的伤势和过往案例,他也建议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专员可掌握创伤护理中的ABCDE原则,即快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和伤势严重程度,包括有没有呼吸、失血、意识状况等情况。

今年上半年,本地有19人因工伤事故丧命,同比增加五人。不过,伤亡人数最多的三大行业——建筑业、制造业,以及运输与仓储业,整体工安情况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国立健保集团中部地区创伤医疗服务主管张立胜兼任助理教授说,这类须要住院患者常见的伤势,包括不同部位骨折、头部受伤等。

尽管去年因工丧命人数减少,但整体工伤意外案件比2022年增加5%,中区医院接收的因工受伤病患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至185人,显示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意识仍有进步空间。

建筑业在今年上半年发生17起因高处坠落的重伤及死亡事故,不过同比显著减少23%。工作坊讲员之一陈笃生医院普通外科部外伤医疗和急性护理外科顾问医生桑德(Sunder Balasubramaniam)指出,高处坠落是施工现场常见的意外之一。

延伸阅读

本地今年上半年 19人因工伤事故丧命 加强工业噪音监测 企业明年可获取降噪保护听力资料包

配合世界创伤日,陈笃生医院与国立健保集团中部地区创伤医疗服务团队星期五(10月25日)首次举行大型工伤意外防范与管理工作坊,约200名主要来自建筑业和制造业企业的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专员,出席这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工作坊。

他透露,公司员工超过300人,约七成是外籍员工,公司向来非常重视工地安全,成立逾40年不曾发生致命事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