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世缘(28岁)将在这个星期戴上四方帽,他希望以行动证明有心不怕迟,启发其他青年相信自己有能力进取向上。
这激励他发奋图强,良好的表现使他念中学时获选为学生理事会副会长,教师的肯定有如一支强心针。从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到大学,他积极学习,也不忘回馈社会,指导工教院的学弟学妹。
担任金文泰青年网络副主席的区世缘,为了更好地与不同宗教背景的人交流,自发地参加公民组织“和平玫瑰”的工作坊。他后来也加入组织,参与并主持跨信仰对话会。
南洋理工大学从星期二(7月22日)起至8月1日举行毕业礼,今年有1万2106名毕业生。修读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的区世缘是其中一人,这名新加坡业界奖学金得主将到海事业公司海庭(Seatrium)工作。
之前完全没舞蹈底子,陈可杰刚加入舞蹈团时只负责筹办表演、找赞助商等事宜。大二那年参加妆艺,成了他跳舞的初体验,之后便与团友一起练舞表演。
中文系学生立志为本地华文教育献力
在讲华语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陈可杰的华文成绩一向优异。他说:“我发觉周围不少人的华文程度不太好,想要为新加坡华文教育出一点力,希望令更多学生把华文视为一种生活语言,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科目。”
区世缘曾因学业“标签”,质疑自己,如今在校内校外都收获丰富。他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必理会他人的质疑,以行动回应这些干扰的声音。”
服兵役那年,他申请教育部教学奖(Teaching Award)却没获录取。但他没放弃,自知没做好准备,才会影响面试,隔年尝试后,得偿所愿。
同样在今年毕业的陈可杰(25岁)就读于南大中文系,他将实现当华文教师的理想。
他也很感谢父母一直以来的支持,他们都没给他额外压力。父亲已半退休,泰国籍母亲是家庭主妇,他们将出席毕业礼,见证这个具意义的时刻。
因沉迷于电玩,区世缘当年在小学离校考试中考取149分的总积分,被编入普通工艺源流,曾因此感觉遭受轻视。
就读南大时,他以妆艺大游行为研究课题,分析活动的演变以及与新加坡华人的关联。之所以对妆艺感兴趣,是因为他参加南大华族舞蹈团时,有机会在妆艺表演,从中感受到妆艺是项丰富的文化遗产。
教育部长李智陞将担任南大首场毕业礼的主宾。
曾教补习的陈可杰认为,可从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和新闻切入,让他们有机会多用华文华语表达。他也想提高学生对本地华族文化的认识,体会语言和文化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除了校园活动,他也积极服务邻里,有时会到区内议员接见选民活动帮忙。他说,会尽量兼顾兴趣和课业,在能力范围内回馈社会。
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感谢曾帮助他的老师,包括锦文中学教师。他有机会加入学生理事会,教师对他领导能力的信心,推动他努力。“理事会的工艺源流学生非常少,我成为副会长,同班同学都为我高兴,也感觉他们不会再被看扁了。我意识到,这能带给我的同学们希望,那如果我在其他方面也做得好,也可以鼓励他们。”
课业以外,区世缘积极服务社区,主办志愿活动,尤其重视帮助弱势青年。他说,在指导工教院学生时,仿佛看到自己的身影,会与他们分享个人经历,鼓励他们不轻言放弃。
他开始专注学习,不再沉迷电玩,尽管后来有机会转到普通学术源流,他选择以更适合自己的步伐完成中学教育。因喜爱化学,他到工教院修读化学加工技术,升上新加坡理工学院后也选修化学工程,凭卓越表现获颁奖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