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去年314人自杀身亡 近四分一为30岁至39岁 

0
0

她说:“许多向SOS寻求帮助的人提到了职业压力、职场压力及人际关系等挑战。这个人生阶段过渡期,可能给人情感上的挑战。若缺乏足够支持,人们可能面对情绪困扰,消极情绪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加剧。因此,为他们提供即时便捷的服务是有必要的。”

初步数据显示,在314名自杀身亡者当中,202人为男性(64.3%)。自杀死亡人数增幅最大的是30岁至39岁的人群。自杀也连续六年是10岁至29岁少年与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SOS的“成为援人计划” (Be a Samaritan(BAS)Programme)至今已培训6000多人。SOS也推出BAS青少年版援人计划,侧重帮助13岁至16岁青少年人群。接下来,SOS会继续推出适合特定人群的培训计划。

根据新加坡援人机构(Samaritans of Singapore,简称SOS)发布的年度自杀统计数据,去年每10万名居民中,有5.91人自杀身亡。

去年,30岁至39岁人群的自杀死亡人数有所增加,占所有自杀人数的23.9%。SOS根据自家24小时热线和24小时CareText所做观察,这个年龄层所面对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问题、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心理健康等。

延伸阅读

本地心理健康评估与转介程序标准化 患者可获更佳护理 预防自杀白皮书出炉 提出全国预防自杀策略九大建议

生活遇到困难的人,可拨以下热线求助:

新加坡援人机构高级经理兼辅导主任陈美萍受访时指出,去年,SOS接获8000多个来自30岁至39岁年龄段人士的电话和在线咨询。

去年,SOS为1112名有自杀念头或尝试自杀的个人,以及因自杀而失去亲人的家属提供面对面咨询服务和支持。

正念导师陈毓菁指出,本地越来越多人通过正念练习来摒除消极、想自我放弃的念头:“正念的理解是,只要我们还在呼吸,身上好的地方就永远多于坏的地方。通过提升对思想和情绪的觉察力,并学着与它们同在,我们便能开始以慈悲而非评判的态度,来面对痛苦和消极的感受。”

根据移民与关卡局的数据,本地2023年的自杀死亡人数更新为434人,比此前报告的322人初步数据多了34.8%。

去年SOS接获逾8000个30岁至39岁人士电话和咨询

新加坡援人机构(SOS):1767(24小时)/关怀短信(CareText):91511767 妇女行动及研究协会(AWARE):1800-7775555(妇女援助专线) 关怀辅导中心:1800-3535800 心理卫生学院:63892222 新加坡心理健康协会:1800-2837019

本地去年有314人自杀身亡,比2023年减少2.5%。不过,30岁至39岁年龄层的自杀人数显著增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