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以下平价美食 熟食摊主不亏本

0
0

蔡春花受访时说:“我们的租金非常低廉,每月200多元,而且使用保温桶装饮品,所以没有煤气费用。”  

在租金和食材价格的压力下,也有一些平价美食小贩无法稳定盈利。不过为了邻里的年长者和低收入群体都能吃饱,他们依然不计成本坚持不涨价。“The $2.50 Shop”的摊主哈妮就是如此,她摊位上的所有食物,售价一律2元5角。她告诉记者:“我知道这样赚不了钱,但有些人真的没钱吃饭。”

山记饮品生意红火,摊位前几乎天天大排长龙。(萧康达摄)

42岁的哈妮与年迈的父母共同经营这间摊位,从2019年开始售卖椰浆饭、黄姜饭、隆东(lontong)等平价传统马来美食。哈妮表示推出平价美食并非行销策略,而是亲眼目睹居民为温饱发愁后的决定。

 家住马林百列的吴先生专程前往勿洛品尝蔡美琴的面粉粿。(萧康达摄)

摊位开业至今,也只从同一个供应商那里购买制作饮品所需的原材料。购买量大,再加上多年交情,因此可以拿到最大优惠。

她忆述,曾有一名单亲妈妈带着四个孩子,走到摊前低声问:“我只有10元,能吃些什么?”哈妮没有多问,默默为他们备足餐食。还有一次,她凌晨一点到摊位备料,发现有名年长顾客因买不起其他食物,干脆饿着肚子等摊位开张。“那一刻我真的很心酸,也更坚定要继续卖平价食物。”

王惠香与丈夫高泉福以邻居传授的娘惹秘方制作椰浆饭和隆冬,深受食客欢迎。(萧康达摄)

40年的小贩生涯,最让蔡春花感动的是顾客的真挚情感。她分享道,曾有顾客对她说:“小时候是奶奶带我来的,现在我带孩子来喝,我已经喝了你家三代豆花水啦!”

平价食物可以增加客源,但哈妮说:“有些时候,就算我们把食物卖完,还是亏钱。”她的丈夫在英国从事金融工作,收入尚可维持家中开销,让她得以继续经营摊位。但她坦言,熟食摊位劳动强度大,父母年事已高,加上各项杂费不断上涨,她自己也不确定还能撑多久。

不过邻里间的温暖也给了哈妮动力。有些好心人会悄悄留下现金,委托哈妮准备餐食,转送给真正有需要的食客。她说:“正是这份人情味,让我觉得不能轻言放弃。所以只要还能煮、还能负担得起,就会一直做下去。”

60岁的蔡美琴在勿洛第216座熟食中心售卖面粉粿已经20年,她每天凌晨3点半就和儿子蔡旭君到摊位准备食材。凌晨4点半,就陆续有食客来光顾,一碗有肉有菜不加蛋的面粉粿,售价2元5角。

蔡美琴告诉记者,如此低的定价主要是为了那些食量不大、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年长者和儿童。她说:“小孩子吃不多,老人家有些也是吃不多,太大碗也是浪费。我卖2元5角,他们起码还有剩1元可以喝咖啡。”

近日,记者先后走访勿洛第216座熟食中心、文庆路上段第17座巴刹与熟食中心和高文后港巴刹与熟食中心,发现这三家熟食中心最贵的午餐都在20元或以上,使用的是进价较高的海鲜类食材。不过除了高文后港熟食中心以外,其他两家熟食中心,都还能找到至少两家档口售卖低于3元的午餐,品类有肉骨茶、面粉粿、椰浆饭等等。

物价上涨、租金高,是熟食中心小贩都在面对的挑战。但这些是否会直接影响熟食价格,导致平价美食完全消失?

73岁的郑先生每周光顾香记五次,他说:“这里的价钱和味道在新加坡很难找,老板娘又亲切,像自己家的厨房。”采访当天,记者也看到有食客一次打包12份午餐与同事分享。

山记饮品售卖豆花水、仙草水、燕窝水等饮品,最贵的售价5角,但小杯的豆花水40年如一日,售价3角。

文庆路上段第17座巴刹与熟食中心的香记熟食由68岁的王惠香与71岁的丈夫高泉福经营,五年来售卖2元8角的椰浆饭和隆冬,也深受熟客喜爱,摊位前常见人龙。

香记熟食摊位租金每月1200元,和蔡美琴一样,夫妻两人亲力亲为打理整个档口,省下聘请员工的成本,才能有赚头。

目前,她的摊位租金每月2000多元,因此只能尽量压低其他成本,不额外聘请人手。蔡美琴也表示,自己做到做不动了就退休,不过儿子接手摊位后,能否继续保留2元5角的面粉粿,就是未知数了。

同样一个熟食中心,一份午餐最贵售价25元,最便宜的只需3元,两者差价可达22元。记者实地走访三家熟食中心后发现,售价最贵的午餐食材中,都有海鲜。而售价最便宜的午餐品类却五花八门,其中不乏售价3元以下的平价美食。

2024年,熟食中心摊位得标价的中位数是1800元。三位受访的小贩中,只有山记饮品的租金远低于1800元,其他两家小贩的租金压力都不低,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售卖平价美食,这背后或许是店主体恤食客的一份同理心。

另一家平价美食是位于高文后港巴刹与熟食中心的山记饮品。自1983年熟食中心建成,山记饮品已经在这里经营了超过40年,由61岁的吴介山和59岁的妻子蔡春花共同打理摊位。

即便在闷热的摊位上工作超过10小时,哈妮依然面带微笑服务食客。(萧康达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