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榜为廉航的航空公司,不一定能保障财务成功。毕竟,这是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这个行业的竞争也是如此。”
印度航空公司班机上个月发生空难后,航空界再次掀起是否应该在飞机驾驶舱录像的讨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沃尔什认为,如今有充分理由这么做,以便未来发生事故时协助调查。
他也指出,一些引擎和机体制造商在进口原材料时,可能受关税影响。但公司出口产品便可收回这笔支出。“与其说这是个成本或盈利问题,它更是个现金流的问题。我们必须慎防有人假借关税之名,毫无理由地抬高价格。”
国际航协早前预估,今年的客运收益会比去年少4%,反映燃料价格下滑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来回机票的实际平均价格今年料约374元,比2014年的水平低了40%。
针对飞机驾驶舱是否应该安装摄像头,曾是飞机师的沃尔什说,他个人认为,如今有充分理由这么做,以辅助事故调查。但他强调,国际航协尚未对这个课题展开讨论。
印度航空公司的171号航班在6月12日当天起飞后很快就坠毁,造成机上241人和地面至少19人死亡。事故调查局7月12日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在客机坠毁前,机上的燃油开关从“运行”转换到“切断”位置,导致发动机燃油供应中断,客机因此失去推力而坠毁。
对此,沃尔什说:“我想,按现在掌握的有限信息来看,除了有语音记录,如果还能有录像的话,对于调查人员的调查工作将大有帮助。”
“我们会观察事态的发展。这对全球航空业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受影响的不只是波音和空中客车,而是宇航业的各个层面。大部分甚至是所有的航空公司也将受波及。”
根据这架客机的驾驶舱语音记录,一名机师问另一机师为何切断燃油,对方回应他没有那么做。在正常情况下,将燃油开关切换到“切断”只能在落地后进行。调查报告没有阐明出事客机的燃油开关是如何被切换的。
飞机驾驶舱是否应该录像记录的争论已持续多年,支持者认为这可以填补语音和飞行数据记录器无法捕捉的部分,反对者则担心这涉及泄露隐私、画面被断章取义和滥用等问题。
国际航协(IATA)理事长沃尔什(Willie Walsh)星期三(7月16日)在新加坡举行的媒体圆桌会议上说,航空业向来对共享信息持开放态度。“我们深信任何意外或重大事故都必须受全面彻查,并公布结果,让所有人从中吸取经验。”
不过,沃尔什指出,航空业努力实现净零排放的同时,运营成本也将增加。例如,航空公司若要落实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的目标,今年预计要承担多10亿美元(约12亿9000万新元)的成本;到2030年,额外成本将接近50亿美元(约64亿3000万新元),到了2035年或接近150亿美元(约192亿8000万新元)。
延伸阅读
印度空难引发全球警觉 多国下令检查波音机型燃油开关 贸易紧张局势影响 IATA下调全球航空业净利预估至463亿元IATA:若开始征税 航空业必受影响
对于美国的关税政策会给航空业带来什么影响,沃尔什说,这是个非常艰难的问题。1979年民用航空器贸易协定给予航空业的免税机制一直行之有效,如果开始征税,航空业必受影响。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可能不太愿意接收客机。
“航空公司根本没法承担这些成本,最终只能转嫁给消费者,进而推高机票价格。这是无法避免的。”
廉航仍可行 但不一定适合所有机场
关于廉价航空的模式在现今环境是否仍然可行,沃尔什的看法是,廉航仍可行,但不一定适合所有机场。例如,伦敦希思罗机场因收费和起降时刻有限,因而几乎不见廉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