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委为高庭法官的黄律恺、陈炳维和陈如燕,都在2023年获委为最高法院司法委员。高庭法官职位一般不设任期期限。
延伸阅读
逾200名中三生角色扮演 沉浸式体验庭审提升法律意识 国家法院首席法官:法庭盘问不应伤害性犯罪案原告 也须确保公正审判黄律恺曾是Hogan Lovells Lee & Lee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也是本区域知名的能源、基础建设和建筑领域执业者。他于1996年毕业自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和韦斯特菲尔德学院,1999年取得新加坡执业资格,2007年获得英格兰和威尔士律师资格。
上诉庭法官庄泓翔再获总统委任,一年任期从今年9月23日生效。另有三名司法委员黄律恺、陈炳维,以及陈如燕受委为高庭法官,任期从8月1日开始。
他于2010年首次获委为高庭法官,2012年离开最高法院出任总检察长,之后在2014年重返高庭任职,并在2017年受委为上诉庭法官。他同时是海事法院使用者委员会(Admiralty Court Users’ Committee)主席,以及新加坡法律学会副会长。
新人事任命生效后,最高法院将有36名法官,包括大法官、三名上诉庭法官、四名上诉审判庭(Appellate Division)法官、21名高庭法官、两名司法委员,以及五名高级法官;另有24名国际法官。
陈如燕在私人领域工作多年,直至2018年加入总检察署。(新加坡法院提供)

海事法院使用者委员会由政府机构、学界、律师,以及其他航运业利益相关者组成,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收集反馈和建议,推动海事法院程序的改进。
陈如燕2004年毕业自国大学法律系,曾在安盛律师事务所(Allen & Gledhill)任职多年,一路晋升为股权合伙人。她在2018年加入总检察署,2021年受委为高级律师。

陈炳维1998年考获新加坡国立大学一级荣誉法学士学位,并于2003年取得哈佛大学法学硕士学位。他曾在多个公共机构服务,包括总检察署、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国家法院和最高法院。他在成为司法委员前,曾兼任国家法院主簿官和副首席法官。
今年68岁的庄泓翔擅长处理金融、证券、银行、破产,以及航运和保险等案件。
总理公署星期三(7月16日)发文告,宣布四名司法人员受委。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