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彬指出,塑料袋收费政策推行初期,收费确实能促使人们减少使用,但时间久了,费用变得可以接受,习惯也可能回到原点。“若无法督促人们维持习惯改变,或提供奖励,政策会逐渐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塑料袋收费政策的人,并不一定愿意为塑料袋掏钱。调查显示,支持收费的受访者中,有超过两成不愿实际付费;即使是强烈支持者中,也有近一成如此。
自2023年7月起,本地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的大型连锁超市,已须按规定对每个塑料购物袋征收至少5分钱。相关条例涵盖九个集团、17个品牌,占全岛约三分之二的超市门店。
研究团队并未调查受访者丢弃塑料袋的具体原因。
“除了超市的塑料袋,像是买面包或打包食物时拿到的袋子,我都会留着循环使用,当垃圾袋。”
他认为,提高政策成效的关键,在于持续的公众宣导,尤其是针对不同群体,找出最适合的推进方式。
本地人购物后随手丢弃塑料袋的习惯依然普遍,一项研究发现,近半数消费者每周丢弃至少四个塑料袋。研究团队指出,若塑料袋收费设在2角或以上,将能显著劝阻使用和浪费行为。
严家铭一家五口,日常垃圾量不小,她平均每天会丢出两至三袋垃圾。
在塑料袋收费接受度方面,34.6%受访者表示愿意支付最多1角,23.4%愿付最多5分。然而,一旦收费提高至2角,愿意付费的比率骤降至10.7%;若超过2角,仅有4.4%愿意付费。另有26.9%的受访者,完全不愿为塑料袋付费。
支持塑料袋收费者未必愿意掏钱
延伸阅读
环境局:逾九成公众自备购物袋 比率高于实施收费前 昇菘和平价顾客去年下半年付逾244万元买购物袋家庭主妇严家铭(45岁)受访时说,她通常会自备一两个环保袋采购日用品,只有在买的东西太多时,才会额外付费索取塑料袋。
国大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王锦彬,是这项研究项目的成员之一。他受访时说,把塑料袋收费设在2角或以上,能有效抑制塑料袋的使用,但政策应兼顾环保目标与公众接受度。
除了设定合理收费,王锦彬强调,也必须考虑到对价格敏感的低收入群体,避免让政策加重生活负担。王锦彬说,政策的最终目的不是收费,而是减少使用塑料袋,鼓励人们选择自备袋子。
(邝瑜慧支援报道)
他认为,若能逐步调高收费,并提供如使用自备袋子享有折扣等奖励机制,将有助于引导人们改变习惯,同时减少他们的经济负担,“缓解不满情绪”。
结果显示,26.8%的受访者每周丢弃一至三个塑料袋,27.9%丢四至七个,13.9%丢八至14个,7.4%更是每周丢弃15个或以上。另外,有24%的受访者较环保,每月只丢一至三个塑料袋。
他说:“希望研究结果能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不同群体对塑料袋收费的看法,以此优化政策,像是针对不同群体展开相应的宣导工作。”
研究团队解释,这些人虽认同塑料袋收费有助环保,但自身更倾向于通过自备袋子来响应号召,而不是支付额外费用。换言之,支持政策的人未必想多花钱,但他们愿意改变行为。
针对有专家建议提高收费,以进一步减少塑料袋使用,她坦言,这可能影响她的使用习惯。“我会减少使用,但该用的时候还是得用。除非垃圾能直接倒掉,否则我们还是需要塑料袋来装垃圾。”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近期针对1953名公众展开调查,分析塑料袋的使用以及他们对收费政策的接受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