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可能以“关税战”行骗 警方提醒公众慎防

0
0

当局建议公司企业建立诈骗举报机制,让员工知道应如何举报可疑活动,以便更迅速且有效地应对潜在诈骗行为。公司企业应为员工进行反诈骗相关培训,让他们掌握最新知识,避免坠入骗局。

疑遇“关税”骗局 可向电脑紧急反应组举报

警方和网安局提醒公众提高警惕,确认所收到的信息、电邮和广告来源有没有问题,也应向信誉佳以及获认证的商家购买物品。

以投资骗局来说,不法之徒可能自称有关于关税的“内幕消息”,从而诱导受害者投资各种产品,承诺必会取得高回报等。至于冒充政府官员的骗局,骗子可能冒充本地或国际机构人员,假称因关税政策调整,受害人必须缴付额外税务。

在商业骗局中,骗子会针对商业目标例如进出口企业,实施钓鱼诈骗。他们可能发送钓鱼电邮给企业员工,称由于关税政策改变了,它们可提供协助,让对方快速下载电邮内的附件或链接以便做出修改。其实,这些附件内含恶意软件,可让骗子盗取信息。

关税战不仅会冲击世界经济,也让不法之徒多了一个趁乱行骗的手段,国外就有骗子以“关税实施前折扣优惠”为诱饵引人上当。对此,新加坡警察部队和新加坡网络安全局发联合文告提醒公众,小心提防类似诈骗。

当局说,其他国家的报告显示,不法之徒可能利用关税战带来的不确定性诈骗。例如,不法之徒以关税为由,实施投资诈骗或电子商务诈骗,乘受害者不注意时引诱他们上当。

文告举例四种可能出现的骗局,即投资骗局、商业相关骗局、网上购物骗局和冒充政府官员骗局。

延伸阅读

假冒关税局发退税通知 当局促公众保持警惕 骗子要求公众付费让包裹放行 关税局促公众慎防

公众可上ScamShield网站了解有关诈骗的最新信息;在怀疑遇到“关税”骗局时,可向警方或网安局旗下的电脑紧急反应组(SingCERT)举报。

新加坡警察部队和新加坡网络安全局星期二(5月20日)联合发文告说,近期与关税相关的发展可能导致针对本地个人或机构的诈骗案出现。

《联合早报》注意到,一些网络安全公司近日在网上发文,针对类似骗局向公众发出提醒。根据这些公司,骗子主要是利用一般人可能不太了解的关税政策,从而以假信息等方式,让受害者感到惊慌和恐惧来骗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