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受访时说:“这些调整也可能反映出,政府倾向通过引入新领导层带来新视角,好让这些部门保持活力。”
不过,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社会研究室研究员张家绮博士认为,考虑到各部门的日常行政运作还是由公务员体系主导,因此相信政策变化不会太大,相关调整更可能是循序渐进地展开。
黄循财总理星期三介绍新内阁时,以经济、安全、社会,以及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这四大主要领域分配部长任命。
张家绮说,在当今社会治理中,即使某项政策由某一部门主导,相关事务往往会呈现多维度的复杂性。黄总理以四大领域统筹内阁分工,正是对这种政策交叉特性的制度性回应。
政府通过四大领域划分内阁 优化政策交叉管理
在总理黄循财星期三(5月21日)公布的新内阁名单中,新议员梁振伟、迪内希和吴函燕分别出任文化、社区及青年部的代部长、政务部长和高级政务次长,升任政务部长的马炎庆也调回这个部门。唯一留任的政务官是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
延伸阅读
学者:总理组建“稳妥”内阁 重点培养新一代领导人 黄总理委任三新统筹部长 组成核心团队他说,如今政务官不仅要掌握自己部门的事务,也须具备对跨部门的广泛理解,面对公众提问时更须具备全面的政策认知。职级越高,这方面的要求也越高。
教育部则是“全员大换血”。李智陞接替陈振声出任教育部长,梁振伟和另两名新议员刘洁敏和赛义德哈伦分别担任高级政务部长、政务部长和高级政务次长;原卫生部兼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也调到教育部,加入新团队。
“这不是全新的要求,但在当下却尤其重要。如今政治服务强调的是,政务官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更要深入社区,在基层与人民接触。”
据他分析,这轮调整的背后是公众情绪与关注点的转变。他说,年轻世代崛起使社会对政策参与方式有新的期待,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更多元且具创意的策略,才能够有效地与不同的群体建立联系。
智库铄翼国际事务高级分析师穆斯塔法博士(Mustafa Izzuddin)受访时说,上述两个部门面向年轻人,亟需大量的基层接触和公众互动。这两个部门阵容的大更新,并且加入更多年轻政务官,反映出政府希望更贴近民意,深化与民众的联系。
教育部迎新任部长与政务官
独立政治观察员陈添金博士认同这一点。他说,政府可能正在思考政策方向的转变,例如教育部不再只是聚焦传统的基础教育,也开始关注成人教育与终身学习。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则必须应对数码化和大选期间的一些基层问题。
政治观察员:政府政策方向转变 教育与文化部面临新挑战
“更宏观的根据主题聚焦,有助于把握整体目标,不论是为了确保安全、推动经济发展,或是其他方面。这也反映出一切是从政策受益者的角度出发,对政策内容和各部门工作有更细致的理解。”
在我国新组成的内阁中,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和教育部这两个面向年轻人的部门均出现大换血。受访学者认为,这反映政府是为了回应年轻世代的期待,有意调整与他们接触的方式,加强联系与沟通。
穆斯塔法认为,这种安排有助于政务官接触不同的政策领域,可让领导层观察他们未来适合的发展方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