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设50乐龄安全区目标将达成 至少三成限速每小时30公里

0
0

延伸阅读

本地多设10处安行街道 上半年动工预计明年​建成 第40个乐龄安全区完工 蔡厝港弯年长者过马路更安全

待50个乐龄安全区都完成后,至少15个的时速限制会定在每小时30公里,其他则定在每小时40公里。新加坡一般公路车速为每小时50公里。

乐龄安全区的计划自2014年展开,目的是在年长者比率较高的住宅区,打造更安全和方便的出行环境,鼓励年长者保持活跃。陆交局在2016年宣布要在2023年底前,建设50个乐龄安全区。不过,这个目标因冠病疫情等因素,今年才能完成。

至今,在43个已完工的乐龄安全区中,13个的时速限制为每小时30公里。位于实龙岗中通道和淡滨尼42街、43街及44街的乐龄安全区完工后,也将实行这个较低车速限制。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出席了动工仪式。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过去几年,一直都有居民反映车辆在淡滨尼42、43和44街行驶时,车速较快。

郑春文(74岁,退休者)每周会开车到淡滨尼第475座巴刹两三次。他说,淡滨尼42街有个巴士站,要是有巴士,往往会困在它的后头,不然就得越线超车。“以后放宽车道后,希望这个问题能缓解,对谁都比较安全。”

淡滨尼42街、43街和44街的乐龄安全区星期六(5月17日)举行动工仪式,工程会在一两周展开,预计三到六个月后陆续完工。

陆交局自2020年起,把一些乐龄安全区的车速限制,从每小时40公里调低至30公里,让年长者出入更安全。

即将动工的七个地点包括义顺21街和11道之间的义顺环路;勿洛水池路(第631座和第632座组屋之间);淡滨尼42街、43街和44街;淡滨尼3道(81街和83街之间);德曼花园路;兀兰4道和50通道;以及实龙岗2道、3道及实龙岗中通道。

淡滨尼三街道将设乐龄安全区 马炎庆:居民日后出行更安全

我国今年将增设另外七个乐龄安全区,最迟年底完工后,将达成落实50个乐龄安全区的目标。当中,至少三成会实施更低的时速限制,即每小时30公里,以更好地保障年长者和其他行人的安全。

改善工程包括在淡滨尼第475座巴刹周边增设斑马线;扩建淡滨尼42街的车道,以在巴士停靠车站时,车辆无须越线超越巴士;设置一些安全岛,把马路“一分为二”,缩短行人过马路的距离。斑马线和安全岛都采用“增高”设计,确保和路面平行,让行人尤其是行动不便者无须下台阶过马路。

也是淡滨尼集选区议员的马炎庆说,乐龄安全区将和位于淡滨尼9道的安行街道(Friendly Streets)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因为这四个路段都围绕人流量较高的淡滨尼44街第475座巴刹。居民日后可以更安全地步行到巴刹和周边的咖啡店及零售店。

陆路交通管理局回答《联合早报》询问时说,随着年长居民不断增加,陆交局正在检讨乐龄安全区(Silver Zone)的车速限制。在设定时速前,会考虑的因素包括行人活动、马路设计、交通流量和车辆的行驶速度。陆交局也会与居民交流,征询他们的意见。

“幸亏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但为了安全起见,而且这区的居民越来越年长,我就跟陆交局讨论能否在这里落实乐龄安全区。”

居民翁福安(71岁,退休者)说,现在从淡滨尼第441座到第475座巴刹之间已有个安全岛,但终究是马路,车辆不一定会让路给行人。“以后有了斑马线,车辆就必须停下,让我们先过马路。这当然会比较安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