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指挥”郭勇德和啸涛篆刻书画会 获华族文化贡献奖

0
0

刘燕玲致辞时说,华族文化是新加坡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本地华社在国家建设当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会员每月举办两次雅集,分别为篆刻及书画雅集,欢迎非会员观摩。对篆刻和书画感兴趣的初学者,啸涛也为他们定期举办工作坊,引导他们入门。

本地华乐指挥郭勇德和啸涛篆刻书画会,荣获2025年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个人奖与团体奖,以表彰他们在弘扬与发展新加坡华族文化方面的卓越贡献。

谈及与异族同胞的合作项目,他指出,一直以来都有各种传统乐器的合奏表演。“这方面还有很多创新空间,希望在乐器和鸣之上,还能有更深入的交织交融。因为这是构建共同身份认同很重要的一环。”

她指出,除了推广华族文化,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也积极与马来族、印度族的文化工作者开展合作,进一步体现新加坡文化的深度、纬度和温度。

获奖者除可获得奖座与1万元现金奖励外,个人奖得主另可获1万元项目资助金,团体奖则可获2万元项目资助金。今年的团体奖提名数量为2018年以来最多。

郭勇德受访时说,虽然华乐在学校里的培养体系已很完善,但是他更希望通过学习华乐,学生能加深文化积淀和底蕴。“除了不断练习掌握弹奏技法外,我也想传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让演奏者对乐曲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设立于2017年,旨在表彰在本地华族文化传承、推广与创新方面具有杰出表现的艺术工作者与文化团体。

啸涛篆刻书画会会长郑木彰告诉《联合早报》:“决定申请者是否能入会时,不仅看篆刻和书画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从提交作品中,是不是能看到钻研的态度和进取的真诚。”

“华彩2025”艺术节开幕礼星期五(5月9日)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举行。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受邀出席典礼并主持颁奖。

啸涛:致力传承华族传统艺术 不囿于华语群体

陈晓薇说:“出人意料的是,对比较冷门的篆刻感兴趣的不全是华文很好的那一批,很多学美术、学设计的年轻人也会被吸引,想要尝试并深入了解。”

延伸阅读

洪毅全挥棒自然交响诗 演绎昆虫颂歌 华乐指挥郭勇德与啸涛篆刻书画会 获颁华族文化贡献奖

团体奖则归啸涛篆刻书画会。他们成立于1971年,致力于传承与发展篆刻、书法与水墨画三项华族传统艺术媒介。

早期会员主要在创会会长陈建坡的住所进行创作与交流,如今协会已渐渐壮大,目前拥有100多名会员,年龄从20岁至70岁不等,其中包括专业篆刻书画家与水平不俗的爱好者。

今年贡献奖个人奖得主郭勇德拥有超过25年指挥经验,享有“人民的指挥”赞誉。除了担任新加坡华乐团的首席指挥,以及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音乐总监,他也致力把华乐带给各行各业,不同年龄层的普罗大众。

面对华族传统文化推广和传承上的挑战,啸涛篆刻书画会副主席陈晓薇坦言,年轻一代的华文阅读能力较弱,但她依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