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于2017年启用,它是在原有的廉航候机楼(Budget Terminal)原址上兴建,每年可接待1600万人次的乘客量。不过机场高架列车(Skytrain)并未衔接到T4,在这里转机和入境的乘客得搭乘免费接驳巴士到其他航站楼。
樟宜机场是许多国人引以为傲的地标,这里不只是搭飞机出国的地方,也是许多人特别是东部居民休闲用餐的好去处。期待T5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wow元素,共筑更精彩的樟宜故事。
T5是为了满足未来,尤其是亚太区强劲增长的需求。不过在T5落成后,预料现有四个搭客大厦也有必要在运营上进行整合,包括探讨偏离三个航站楼较远的第四搭客大厦(T4),是否还有继续营运的需要。
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规划的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简称T5)终于动土了,T5外观的高空构想图第一次曝光时,笔者就颇喜欢这个设计,它就像是樟宜机场控制塔这个地标的巨型倒影,让人期待10年后崭新地标落成时,新旧机场交相辉映的景象。
与T5团队了解后发现,原来这是无心插柳的设计,也有人笑说,他们更喜欢的是,T5的外观从高空看起来像是华人喜欢的“吉”字,寓意国家风调雨顺。
科技可以帮助处理一些繁琐、重复性高的工作,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但在一些关键接触点,还是不能少了人,不能让访客觉得庞大的机场只能找到机器人给予冷冰冰的解说。
T5启用后,可为航空公司提供更大的增长空间,到时新航和酷航的所有航班将集中在T5运营,不再分散在三个航站楼,这将有助缩减乘客转机和飞机经停的时间。
T5占地面积相等于现有所有搭客大厦的总和,等于是在兴建多一个新机场的规模,预计2030年代中期启用时,每年可接待的乘客多达5000万人次,使樟宜机场总客容量增至1.4亿人次,增幅约56%。
然而,提供顺畅无缝的樟宜体验的同时,也不能失人情味,再高效的机器人也无法取代一个服务员的亲切笑脸。
也因为面积庞大,如何让客流高效运行,是重中之重。因此樟宜机场集团正在积极测试各种高端科技,以便把T5打造为高度自动化的高科技航站楼。
延伸阅读
樟宜东工业区与樟宜机场T5之间预留白色地段 未来可建新航站或工业设施 两条地铁线衔接樟宜机场T5 巨型航站楼打造舒适体验这个航站楼将让樟宜入列亚洲“巨无霸”机场之一,即每年可接待的旅客人次超过1亿,向北京、上海和东京等的大机场看齐。
交通上的不便利,难免会影响一些旅客的樟宜体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