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前受访 黄永宏:没有诚信 新加坡政治将走向危险边缘

0
0

黄永宏笑说:“六个月足以判断自己能不能胜任。理解问题、抓到核心,并不太困难。真正难的是学会政治是可能的艺术,那是一辈子的功课。”

说实话,要是早知道大家反应会这么正面,我可能早点退休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也都会犯错,不完美是人之常情。但关键在于,你说的话是不是你真正的意思?你是否言出必行?你做出了承诺,是不是真的会去兑现?”

延伸阅读

不是大国也能赢得尊重 黄永宏谈新加坡“被听见之道” 【GE2025】两内阁部长引退 黄总理李资政感谢黄永宏孟理齐

我们也该问自己:我们现在的部长有没有素质?我觉得是有的。他们有自己的时代背景,也有各自的能力,当然也都受过良好教育,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我相信,下一位接手国防部长职务的人会做得很好,我也期待他或她未来的贡献。

新加坡之所以能维持公众对政治的信任,是因为诚信始终是对所有政党和政治人物的基本要求。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指出,我国的政治文化一旦失去诚信,新加坡将走上危险边缘。

黄永宏形容:“这是一次为理性与务实政治投下的信任票。”

至于什么是阻力?他说:“就是盯着你私生活、批评你的家人、还有那些酸言酸语。说不难受,那就不是人了。”

“我很庆幸自己是在2001年进入政坛的,那时候还没有社交媒体。如果你现在当政务官,却把社媒上的反应当成衡量表现的标准,那我劝你早点放弃吧,那根本不是真实世界。”

黄永宏答问摘录

不过,在工作中,那种不断有信息进来、自己去消化、去下判断,再把想法放到实际场域中去验证,这个过程确实很有意思。要说会想念,大概就是这个。

这也是他对本届大选结果感到特别宽慰的其中一个原因。他认为,这次选举不仅让执政团队感到欣慰,更体现了选民对“理性与进步政治”的认同。

他强调,无论新加坡未来在20年、30年或40年后面对怎样的局势,理性与进步都应继续是政治文化的主轴。但这样的文化必须由人民与政府共同塑造与守护。

他说,从政者不是不能犯错,但必须说出真正的想法、兑现承诺,并坦率表达立场,而不是迎合舆论、含糊其辞。

在刚结束的全国大选中,接下领导棒子一年的黄循财总理,首次以行动党秘书长身份领军出征,行动党最终以65.57%的得票率,赢得97个国会议席中的87席,得票率较上届提升4.34个百分点。

他指出,如果结果不理想,得票率只有五成出头,哪怕人民行动党仍继续执政,那将是一个模糊的信号,也可能削弱公众对政策方向的信心。面对金融危机、冠病疫情等重大挑战时,行动党政府虽有不完美之处,但尽力而为,也始终坚持诚信施政。

如果说有什么会想念的,大概是工作的那种“思想的碰撞”吧。但其实这我也可以从别的地方得到满足,比如我平常就很爱看书。

“我不是规划好要从政的。”他回顾24年前的起点,说得直接。

黄永宏:坦白说,没有太多舍不得。这其实要看你退下来之后有什么替代选择,而我接下来的选择,老实说挺让人期待的——陪孙儿、打打高尔夫球、生活轻松愉快多了。

我相信新的内阁会有能力应对挑战。我理解外界对经验丰富的部长卸任会有一些反应,但别忘了,我们之所以能有这些经验,是因为之前也有人给了我们机会。对我来说,经验是过去14年一点一滴累积来的。

黄永宏:理性与进步应继续是政治文化主轴

他说,在局势复杂、前景不明的时刻,选民依然选择继续信任现任政府,这是一种清晰判断,也是对国家未来的负责任选择。

他说,社交媒体不能完全忽视,但也不能照单全收。若太在意,负面声音可能被放大,反而形成一股负面声浪;但若一味忽略,也脱离现实。关键在于拿捏分寸,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该放下。

即便如此,他认为,在新加坡,政治始终是一条让想为社会做事的人,感到有意义的路。

但比如说官位的排场、形式上的东西?那些我一点都不会怀念……我的团队也知道,我不是喜欢排场的人,我都是能免则免。

然而,在今天的舆论环境下,要维持这样的政治文化并不容易。尤其在社交媒体主导公共讨论的时代,情绪往往压过理性,声音大不等于有道理。

黄永宏:我会跟他或她说:“你会做得很好的,尽力就行了。”

即将卸任的黄永宏,星期二(5月13日)在国防部总部接受本地媒体采访,回顾自己24年的从政岁月。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访谈中,他避谈个人成就,也不刻意渲染情感,而是反复回到一个核心议题:新加坡政治文化的可贵与脆弱。

问:卸下部长和议员身份后,你最舍不得的,会是什么?

他说:“我希望我们政治的标准始终不变——诚信必须是核心。”

66岁的黄永宏,癌症专科医生出身,2001年首次当选议员,隔年入阁担任初级政务官,2004年升任正部长,2011年起出任国防部长,并在这个岗位上服务了14年。

“你可以坚持理想,也真的能帮到社会。不是每个国家都做得到这一点。但如果你相信新加坡该走的方向、觉得那对国家有利,那从政还是有意义的。”

说真的,我也是普通人,这几天看到那么多新加坡人表达感谢,真的很感动。我们平时不太习惯社交媒体这么温暖,哈哈。平时被骂多了,突然看到网上的一片感谢声,还真有点不习惯。

“如果政治少一点阻力,就更容易吸引人参与。”

“无论哪个政党,好的政策就应该支持,坏的政策就该否定。”

他坦言,自己花了20年练就职业技能,突然要转行,并非易事。“我对当政务官完全没有概念,只知道如果要做,就必须能帮上忙,而不是成为问题的一部分。”

他最初的设想是“试六个月”,如果做不来,就退回医疗本行。但这一做,就是20多年。

当时他专注于乳癌治疗,私人诊所刚站稳脚步。就在他首次当选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后不久,接到时任副总理李显龙的电话,邀请他加入政府,并参与经济检讨委员会的工作。

问:在当前的地缘政治局势和各种威胁下,你想对下一任国防部长说些什么?有没有什么建议想给他或她?

回顾24年前起点 黄永宏:从政不是规划好的

“那通电话是在我诊所、病人之间的空档接到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