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视障者开办AI工作坊 东海岸数码蓝图设逾230门课程

0
4

在东海岸数码蓝图下,区内开设超过230门数码课程,吸引近5787人报名参加。另有318人注册成为数码俱乐部会员,183名义工支持数码项目。

延伸阅读

亚马逊与资媒局合作 展开人工智能和数码工作坊 数码学习营让千名弱势家庭学子 趣味学编程拼装机器人

工作坊是“东海岸数码蓝图”(East Coast Digital Blueprint)的活动之一。蓝图旨在让居民同享数码服务、迎合新常态掌握数码通识与技能,也让更多邻里商家迈向数码商业模式。

这场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工作坊星期六(11月2日)在勿洛心动大厦举办,吸引超过20名视障者参与。工作坊负责人之一、悦星科技(Esse Pi)创办人李斯勤说,教学内容跟生活技能相关,教导视障者使用语音解答生活上的问题,例如如何步行到巴士站、寻找餐厅地点、拍照让AI告诉自己见不到的东西。

王瑞杰星期六也为“东海岸数码大使”进行推介仪式。未来三年,将有约600人成为东海岸数码大使,协助打造各种数码项目,培养社区的数码素养(digital literacy),帮助社区居民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和生成式AI,拉近不同群体间的数码知识差距。

东海岸集选区议员——副总理王瑞杰、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以及陈慧玲,都出席了活动。王瑞杰现场透露了东海岸数码蓝图的进度。

他说,团队至今在推动数码化上接触了超过9万2000名年长者、4000名成人,以及600名青少年。志愿组织SGBono回收企业和居民捐赠的二手电脑,翻新后送给405个低收入家庭,并为蓝色社保援助计划(CHAS)卡持有者免费维修150台电脑。

因白内障影响视力的蔡利金(72岁)受访说,他为了参加工作坊,特意从义顺来到勿洛,在讲师和学生义工的指导下,学会用手机语音向AI发送问题,并生成他需要的内容。

东海岸数码蓝图已接触近10万人

与平时教导年长者和孩童的方式不同,对视障者的教学方式注重语言教学而非画面,并安排学生义工从旁协助视障参与者。为了确保课程品质,每堂课限约25至30人。

本地组织首次开办针对视觉障碍者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坊,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让生活更便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