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科技媒体电信业成为本地最常遭网络攻击行业

0
1

此外,与2023年相比,攻击事件响应驻留时间(incident-response dwell time),也就是攻击者持续在网络中未被发现的时长,在各行业中大幅增加。

报告也指出,数据泄露仍是最常见的攻击形式,占所有事件的36%;其次是勒索软件,占21%。(示意图/Pixabay)

谈及各个行业应采取的防御措施,张翔征指出,企业应建立数据安全控制措施,优先保护敏感数据集,并加强对实体和服务的访问身份管控。

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上星期五(19日)在新加坡网络安全局10周年晚宴上透露,一个代号“UNC3886”的黑客组织正对我国进行“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简称APT)攻击,入侵部分关键基础设施。

报告也指出,数据泄露仍是最常见的攻击形式,占所有事件的36%;其次是勒索软件,占21%。

张翔征说,随着地缘政治局势愈发复杂、大国博弈愈趋激烈,国家支持的网络威胁增加是意料中事。

问及是哪些国家时,张翔征坦言:“确定攻击来源极其困难。但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要关注国家支持的威胁组织的行为模式和特征,以及他们正在做什么。”

延伸阅读

尚穆根:有必要让新加坡人知道攻击我国黑客身份 中国回应:攻击新加坡黑客组织与中国无关

科技媒体电信业去年首次成了本地遭遇最多网络攻击的行业。本地网安公司的最新调查指出,这个行业为我国数码经济提供基础并支撑网络供应链,若遭入侵,攻击者可借此接触大量潜在受害者。

根据新加坡网安公司安信资讯安全(Ensign InfoSecurity)星期一(7月21日)发布的《2025年网络威胁态势报告》,2024年本地最频繁受到攻击的五个行业是:科技媒体电信业、零售业、金融服务业、酒店业,以及商业与专业服务业。这是安信发布网络威胁态势报告以来,科技媒体电信业首次成了本地最常遭网络攻击的行业。

2024年,我国也记录最多勒索软件,以及勒索软件各类变种的数量。张翔征指出,这说明攻击者和网络威胁组织可能正在把新加坡当作试验场,以对其他高度数码化的地区发起更复杂的攻击。

数据泄露为最常见攻击

虽然政府过去曾公布一些个别的网袭事件,但这是我国首次公开点名针对我国发动攻击的黑客组织代号。

至于零售业和酒店业榜上有名,安信资讯安全顾问部副总裁张翔征受访时说,去年多场大型活动和旅游热潮带动消费,以致这两个行业成了网络攻击的新目标。“像网络门票和酒店订单诈骗,去年就频频发生。”

在整个亚太地区,最长驻留时间从49天增至201天,而最短驻留时间增加了一倍,攻击最快都要七天才被发现。这意味着网络犯罪分子有更长的时间窗口来窃取数据、进行部署并造成损害。

报告也发现,亚太地区中,国家支持的网络威胁组织数量呈上升趋势,在网络攻击中占相当大比率。报告没有进一步透露具体比率,而是指出这些组织通常资源充足、能力强大,作案手法隐蔽且在布局时更有耐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