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交局为武吉班让轻轨供电轨监测系统征求提案

0
0

本月两度故障与现有检测系统有关

整个项目将分两个阶段进行,预计一年内完成开发和试行。第一阶段为概念验证,目的是确认提案能在载客时段的轻轨列车上,安全、准确地收集所需数据和影像,并符合成本效益。

新的监控及检测系统能支持更有针对性的维修工作,协助陆交局和公共交通业者及早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第二阶段则会把系统安装在至少一列实际营运的轻轨列车上进行测试。系统须能独立运作,不接入核心系统,同时具备实时监测和通报功能。

整个系统也必须够小巧,能装在列车底部或其他地方,不影响轨道设施正常运作。

即使未来安装新系统,供电轨仍会定期进行实体检查。陆交局说,当局一直与公交业者合作,持续改进运营和维修程序。如果这次试行成果良好,将考虑把类似方案,推广到盛港—榜鹅轻轨系统。

陆交局7月11日为这套状态监控及检测系统,在网站上公开征求方案。

延伸阅读

武吉班让轻轨7月两度电力故障 均与新电力监控系统有关 电源故障 武吉班让轻轨列车周四停运三小时

新加坡理工大学工程学群曾庆铮教授也认为,这类监测系统可减少人工检查的需求,除了降低人为出错的风险,也能节省人力,把员工调派到更有需要的岗位,提高整体效率和可靠度。

一些轻轨列车也装有系统,通过测量振动水平,监测供电轨的状况。

他指出,相比只能在工程时段进行检查的传统做法,装在列车底部的系统,能在列车正常行驶时持续侦测轨道状况,更容易及早发现问题,既避免服务中断,也有助于降低维修成本。

武吉班让轻轨正在进行翻新,包括更换供电轨和列车,工程预计2026年完成。这个由SMRT运营的系统,7月已两度因电力故障导致全线停驶。初步调查发现,两起事故都和新安装的电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有关。

专家指出,虽然闪络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能造成停电、设备烧毁,甚至引发火患,须设法预防。

新加坡工程师学会铁路与交通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叶福华博士说,闪络时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足以融化金属,损坏轨道和车轮等设备。

系统也得配有用户界面,显示缺陷的位置、类型和情况,方便维修人员安排和追踪后续的维修工作。

武吉班让轻轨的供电轨系统全长16公里,主要由铝挤压件和不锈钢制成。维修人员每周会在工程时段,对供电轨分段进行实体检查,每周最多三次。

根据项目说明,供电轨若发生错位,或出现孔蚀等表面缺陷,可能引发闪络(flashover)事件,严重时甚至导致断电,中断轻轨服务。“闪络”是指电流在空气中突然跳跃放电的现象。

根据征求条件,参与单位须是本地注册的私人企业、本地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或由这些组织组成的团队。

市面上已有性能良好的高速摄影机,可在技术上支持这类系统。

参与单位须是本地私企、高等学府或研究机构

摄像头应可搭配其他工具一起使用,如传感器,以收集不同类型的信息,并通过画面分析等方式,准确判断问题位置。相关影像可在后端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陆交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希望系统方案主要利用摄像头和数据分析,须更有效地侦测和找出供电轨有没有错位或表面损坏,同时能与现有的监控能力和检查机制相辅相成。

为提高武吉班让轻轨系统的可靠度,陆路交通管理局正寻求侦测供电轨错位和表层缺陷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测,以更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