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获助到助人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奖学金得主立志服务社区

0
0

谢惟仁(22岁)受访时说,这段从“受助者”到“帮助者”的角色转变意义非凡,不仅让他有机会回馈社会,也使他坚定决心,帮助有需要的社群。

马善高致辞时,鼓励奖学金得主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工作,并通过勇敢尝试、积极倡导、建立联系,为社会带来改变。

目前就读于南洋理工大学心理学系的谢惟仁,是今年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本地优异奖学金其中一名得主。他星期一(7月21日)从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马善高手中,接过奖学金证书。

“当你们升上大学、适应新环境时,我鼓励你们不断思考自己的初衷,问问自己:‘我如何才能为他人的生活带来有意义的改变?’ 让这份信念,指引你们前进。”

这些奖学金包括本地优异奖学金、社会服务奖学金、新加坡政府奖学金和新加坡业界奖学金。今年共有49名得主,比去年多出20人。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和国家福利理事会自去年开始联合举办颁奖典礼,为大学生和研究生颁发多项奖学金,以鼓励有志于推动社会进步,并帮助他人实现更好生活的优秀学子。

获颁奖学金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也为他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实现成为临床心理学家的职业目标,通过实践和政策,改善新加坡的心理健康体系。

延伸阅读

2025年“狮展雄心”海外奖学金得主 女将七席占六  本地民众捐款踊跃 四巴勒斯坦学生获奖学金来新求学

“我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到社工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所以我也希望在倡导社工福祉方面贡献一分力。”

他受访时说,自己性格外向,喜欢与他人交流和建立联系,倾听他人的故事,而这与社工的性质不谋而合。

幼儿园时期,教师发现谢惟仁在识字方面遇到困难,便推荐他到婴幼儿早期介入服务中心接受干预。多年后,他以实习生的身份重返中心,协助与幼儿培育署、心理学家等各方沟通,并参与简化筛查工具的工作。

谢惟仁将在新学期升大二。他说,他最初在英华国际学校的国际文凭高中课程中接触到心理学,对其中的理论和概念产生浓厚兴趣,因此决定往这方面继续钻研。

王泓凯早前在南洋理工学院修读社会工作时,曾在民情联系组(REACH)和蒙福关爱属下的儿童保护中心实习,接触到许多弱势儿童和青少年。那段经历让他立志成为专业社工,为弱势儿童和青年打造安全空间。

另一名奖学金得主是新加坡社科大学社工课程的大四生王泓凯(25岁),他获颁的是社会服务奖学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