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心理健康评估与转介程序标准化 患者可获更佳护理

0
0

天职药房家庭医生梁俊杰受访时说,这份实践指南的信息清晰,不仅能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士提供支持,也有助于求助者更好地理解转介等治疗流程,增强他们的信心与安全感。

延伸阅读

2030年社区将提供更多 心理健康咨询辅助和诊治服务 心理健康小组将推出实践指南 使机构之间合作更流畅

这个实践指南由卫生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和护联局(Agency for Integrated Care,前称护联中心)联合制定,并征询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公众可通过卫生部官网查阅实践指南。 

我国政府推出新的实践指南,将心理健康护理的评估和转介程序标准化,让相关服务机构一致根据各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稳定性及所需的护理服务,更好地提供具针对性的帮助。

许宝琨指出,实践指南现阶段着重于如何处理抑郁症、焦虑症、自杀倾向等情况,未来或将涵盖其他较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新指南将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护理的效率。许宝琨举例说,如果一个有中度心理健康需求的人向第二级别的邻里咨询小组(CREST)求助,CREST会用这个标准化的评估工具来评估他的情况。如果评估结果显示,求助者需要进一步的诊断或心理干预,CREST应把他转介到第三级别的家庭诊所与社区辅助小组(COMIT)。

“实践指南可以让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以更划一的方式提供帮助,使患者更顺利地获得所需的服务。我相信,未来患者的治疗过程会更顺畅,效果也会更好。”

许宝琨引述2023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数据,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著,18岁至29岁的年轻人尤其受困扰。经济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社会节奏快、科技不断发展、社交媒体使用和冠病疫情等,多重因素交错作用促使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加剧。

卫生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星期三(7月16日)在第八届新加坡心理健康大会(Singapore Mental Health Conference)上致辞时,宣布这个措施。

许宝琨:实践指南可以更划一方式提供帮助

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可及且可提供优质护理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支持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消除污名化,建设一个心智强韧的社会。”

他认为,未来越来越多相关专业人员都熟悉并采用这个模式后,整体服务的衔接性可进一步提升。

根据当局前年制定的全国心理健康战略,心理健康服务采用分级护理模式,即根据个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更好地协调医疗和社会援助服务。这个护理模式将服务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级别针对一般公众,涵盖在社区普及心理健康意识和推动互助;第二和第三级别面向有轻微或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包含辅导和心理治疗;第四级别是针对心理健康疾病严重的患者,涵盖精神科治疗和长期心理介入方案。

此外,当局准备推出一份手册,使公众更容易识别各类有关心理健康的支持与服务资源,更多细节日后公布。

新加坡心理健康大会由心理卫生学院与国家福利理事会、护联局、新加坡保健促进局联办,今年的主题是“重塑心理健康,赋能生命”。来自政府、医疗、社会和教育等不同机构和领域的1000多人,在两天的大会上探讨心理健康议题,交流看法和意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