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明说:“这个计划标志着内政团队在机器人能力发展上一次根本性的转变:从目前的预设程序系统,迈向未来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平台,使它具备自主移动,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以保护和拯救生命。”
名为内政团队人形机器人中心(Home Team Humanoid Robotics Centre,简称H2RC)的新设施,是内政科技局约一年前推出的人工智能运动(HTX AI Movement)的持续发展。
目前接收四台机器人 下来着重开发软件和程序
预计我国到了2027年中旬,人形机器人将调派到火患、危险物质泄漏,或搜救行动现场,协助内政团队人员执行任务,从而减低安全风险,并更好地掌控实时情况。
内政科技局助理局长(数码与企业组)兼首席人工智能官洪志伟说,设立中心标志着当局朝人工智能战略迈出重要的一步,“通过将人形机器人置于逼真的训练环境,我们能够评估人工智能如何辅助执法人员,并为内政团队长期运作需求提供协助。”
当局也在上述地点举办名为“Careers@HTX”的职业展,招聘所需人才。
中心将专注发展具身智能(Embodied AI),并训练可支援内政团队行动的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指的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实体中,赋予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
她透露,人形机器人将能应对不同高风险事故,例如危险物质泄漏、扑灭火患和参与搜救行动等。
为期两天的展览于启汇园一号举行,展示内政科技局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提升内政团队的行动能力和效率。除了人形机器人和大语言模型外,也有能检测物质是否具有致幻效应的人工智能系统等新科技。
延伸阅读
内政科技局开发软件 人形机器人助阵公共安全 交警扩大快速公路巡逻队 19电动车下半年首次投役这个模型在经过培训后,能了解我国的四大语言以及常用词汇。它将成为内政团队人工智能系统中的“大脑”,确保当局推出的人工智能科技和系统了解本地运作环境。
内政科技局自动化和无人系统专业研究中心副署长陈志豪在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中心预计在2026年中旬完成,机器人则预计会在2027年中旬投入行动,但它初期还是会由工作人员远程操控,2029年才会在远程监督下自主操作。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杨莉明星期一(5月26日)在内政科技局科学和科技展(AI TechXplore)上致辞时宣布,内政科技局将投入1亿元,打造全球首个专注公共安全的人形机器人发展中心。
陈志豪透露,当局自去年底开始引用人形机器人的计划,今年已接收了四台机器人。“新中心的面积大概等同于六个篮球场,其他的详情将在日后公布。”
杨莉明也说,内政科技局也和海内外不同伙伴合作共同开发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潜力,例如当局和法国公司Mistral AI合作,训练名为“凤凰”(Phoenix)的大语言模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