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流程并不简单,从药剂准备、现场勘查、喷药到下药,一步也不能马虎。“我们必须在橱柜底下、用餐区角落喷药,再放置诱饵和监测装置,观察虫害活动范围和严重程度。”
根据新加坡警察部队的统计,本地诈骗案连年攀升,去年报案数量同比上升一成多,总损失金额更激增超过七成,达11亿元,为历来新高。犯罪分子的日益猖獗,让诈骗防范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去年9月,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推出“1799”全天候防诈骗援助咨询热线,让公众在遇到可疑情况,不能确定时可拨打查询。目前,咨询热线约有30名一线工作人员,珊卡里就是其中之一。
珊卡里告诉记者,她一个晚班常常要接听20多个来电,最长一次电话持续了1个半小时,是一位遭遇接连不幸的女性打来的。
这是一所位于市中心的私人教育培训机构,周边有不少商家,从今年2月开始,她每周两次到这里上心理咨询硕士文凭课程。然而,在职学习对珊卡里来说并不轻松:她是防诈骗援助咨询热线(ScamShield Helpline 1799)的夜班工作员,每星期上四个通宵班,每班从晚上8时到早上8时。
56岁的许德明在2013年创办了Greencare防治虫害公司,至今在行业里打拼大约12年。回忆创业契机,他说:“看到虫害防治的市场需求,尤其是餐饮业、建筑工地、学校和住宅区,对这方面的需求一直都在增长。”
常驻批发中心“不夜城” 为进口蔬果安全把关
晚上守在防诈援助热线旁,白天上心理咨询进修课,珊卡里“日夜不停”地实现着一桩心愿。
防治虫害行业在本地的认知度仍有待提升,许德明指出,在西方国家,虫害防治是专业行业,很多专家研究昆虫行为、药剂效果,甚至拥有博士学位。但在新加坡,很多人还是觉得这份工作“不体面”,其实它是非常专业的。
今年3月,通过警方、银行、电信公司,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等机构的协作,我国在三个星期内冻结超过300个银行户头,截住近200万元款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网络、电信诈骗猖獗的当下,珊卡里、张君强等防诈一线人员所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
李光发的主要工作,是核对进口蔬菜水果的重量并取样,于次日上午将样品送抵国家食品科学中心,进行农药残留、过敏原、辐射等专业安全检测。由于货品常常是混合包装,他需要等货品从罗厘卸下后,一包一包打开取样——若遇加检,一整车的货品有时要花上五六个小时。
进入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这座“不夜城”,除了进进出出的罗厘和忙碌的工人,有时,你还会见到手拿文件,围着蔬菜箩筐认真打量的李光发和他的同事们。
利用休息日“睡前时间” 和女儿谈论学校和生活
在黑夜中坚持不懈,只为留住一份熟悉的香味,这就是陈汉荣的面包人生。
每一个夜晚烘焙的不只是面包,还有陈汉荣对传统味道的坚持和热忱。(邬福梁摄)李光发(51岁)是新加坡食品局“常驻”批发中心的执法与监管团队成员之一,和同事们轮班对进口蔬菜水果“把关”。
曾是化学品交易员的陈汉荣,在企业界打拼近20年后,选择在人生中段急转弯。他坦言:“爸爸去世后,我开始思考,是否该追随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夜深人静时,像岑志权这样的防治虫害人员仍在默默地为城市清洁而奔走。虽然鲜少被看见,却实实在在守护着我们的环境卫生。
“以理服人”卸下客户心防

目前,店铺目员工不到30名,从生产制作、零售到行销各司其职,员工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和越南。夜间的厨房并不寂寞,师傅们一边揉面一边说笑,气氛温馨。
半途“传承”老字号 烘焙香24小时不打烊
李光发家住三巴旺,距离批发中心有1个半小时的公交车程。工作之余,除了补眠,他还重视和家人团聚,定期和17岁的女儿一起打羽毛球,并在休息日的“睡前时间”和她谈论学校和生活。记者在李光发批发中心的办公桌上,还看到了女儿亲手制作的“父亲节快乐”贺卡。
夜间工作看似安静,其实劳心劳力。一晚要跑多个商场的分店,完成工作已经到了凌晨。长期颠倒作息,也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对于求助者,倾听很重要,然后快速判断他们的经历是否涉及诈骗,除了直接给出建议,我有时还要把来电者转去技术团队提供进一步支持。”
大华银行交易欺诈监控人员张君强,除了接听客户来电,还须处理反常交易和紧急情况。(吴先邦摄)去年初,张君强凌晨四时接到一名50多岁的客户来电,称交易受阻。当时,这位客户正在欧洲旅游,银行监测到他在异地进行了一笔超过一万元的反常交易,所以根据安全操作程序,暂将交易扣下。张君强耐心地向客户解释交易不成功的缘由,在确认未涉及诈骗后,才让交易“放行”。
他坦言,行业人手短缺,公司往往需要聘请来自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员工。许德明希望本地能有更专业的培训课程,比如在学府里设立相关科系,培育这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新加坡超过90%的食品依靠进口,这座位于西海岸的全国唯一新鲜蔬果批发中心,昼夜不停地为岛国的大小商家提供货品。李光发每天的工作,常常需要根据到货时间,和移民与关卡局紧密合作,执行监管。
在多数人进入梦乡的夜晚,位于金吉巷一带的面包店却热气腾腾,香味四溢。

每当夜幕低垂,商场打烊、食客散去,有一群人悄悄现身,展开一场与蟑螂、蚂蚁、老鼠和蚊虫等的“战斗”。他们是防治虫害人员,是夜晚环境清洁与卫生的无名英雄。
他每星期需要值一两次晚班,每次从晚上11时至次日上午8时。和珊卡里不同的是,张君强除了接听客户来电,当发现反常交易和紧急情况时,还需要向客户说明。
“长期日夜颠倒,有时会‘一夜不睡,十日不醒’,但也让我有机会更好地利用空闲时间充电,更好地为不同处境的来电者排忧解难。”
早在学生时代,珊卡里就看到数码时代的市场趋势,于是在理工学院选了信息技术专业。她也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通过本地私立高等教育学院楷博(Kaplan),在英国诺森比亚大学(Northumbria University)的本地校区考获了心理学本科学位。
体力非最大挑战 通宵工作难见上小孩
岑志权在除虫岗位已工作了四年多,对于不同害虫的习性,可脱口而出。他有一双20多岁的儿女,如今都已工作,长期夜间工作占据了他陪伴家人的时间,但他却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每当我们的团队截获非法进口食品或及时阻止不安全的新鲜蔬果进入本地时,我会感到自豪......因为我为保护新加坡的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尽了一分力。”
“她刚与丈夫离婚,状态跌到了谷底,之后又轻信骗子,损失了60多万元。”
延伸阅读
实况报道:岛国布局核能 一子进退步步为营 实况报道:有地缺钱迈入超老龄 安居养老终须靠自己可贵的是许德明与团队都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感。他说:“大家都觉得这份工作有意义,是为环境做贡献。”
2009年,李光发凭借义安理工学院的一纸机械工程文凭,开始食品检查岗位工作,一晃就是16年。对于这份在常人看来有些平淡的工作,他却有不同的理解。
防治虫害人员岑志权(58岁)带着除虫工具和药水抵达商场,准备为餐厅进行“大扫除”。为了防止吸入杀虫剂,工作全程需要戴口罩——在闷热的环境里,一戴就是两三个小时。他的工作强度大且日夜颠倒,记者于是向老板许德明打听这份夜间工作的细节和初始。
面包店也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马里士他区的历史文化景点之一。当被问到是否后悔离开高薪的企业生涯,陈汉荣淡然一笑:“夜晚是辛苦的,但当我看到顾客一早吃到刚出炉的热面包,那一刻很值得。”
这家面包店的运作颇为特殊,24小时不打烊。陈汉荣说,为了赶在早上批发面包给小贩中心的面包茶水摊,“面包师傅必须从傍晚7时开工,一直做到早上7时。另一群师傅则是早上7时做面包至晚上7时。”然后凌晨有送货员抵达面包店接收和派送面包。
“每次通话,我们需要耐心地向客户说明用意,但一些客户的防备心理很重,谁都不相信,遇到这种情况,只有‘以理服人’。”
尽管珊卡里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帮助她挽回损失,但希望通过进修心理学课程,掌握更多“软技能”,为更多求助者带来心理慰藉。
他一直对传统行业怀有深厚情感,后来在朋友提议下,接手一间1960年代创立的老字号面包店,然后就一头栽进这项“传承”的事业中,这样的传统面包店在本地少于五家。
他说:“我女儿有不少自己的想法,只要她健康,收入上过得去,我希望她今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岑志权都在晚上商场关门后,才进入指定的餐厅进行除虫工作,默默为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卫生付出。(张俊杰摄)午夜降临,当大多数新加坡人进入梦乡时,这座岛屿并未沉睡。建国60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新岗位的涌现,总有一些人须要颠倒生物钟,彻夜工作。 他们有的提前准备食物,有的确保新鲜蔬果上架前的安全,有的让公共场所免于虫患,有的静静地守候在援助热线旁......他们是岛国不眠的守护者,我们却未必认识他们。本期《实况报道》,带读者走近五位岛国“夜班族”。
“如果接到移民局的通知要加检罗厘货物,有时需要通宵加班。”他穿着食品局制服,在一辆刚刚从新山抵达批发中心的罗厘前和《联合早报》记者交谈。
新加坡采取多样化进口源政策,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蔬果一般会在不同时段抵达批发中心。也就是说,来自马来西亚新山和金马仑、中国、泰国、越南等地的货品会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抵达,有的在白天,有的则在夜晚。
面包店每日产量超过1000个面包,包括超过600个传统黑面包、400个白面包及上百个三文治面包,陈汉荣并未被数字冲昏头,他更看重的是“味道的延续”。店里面包使用传统焦糖着色,也让他想起小时候婆婆做牛油吐司时的味道。
甜园西果面包店老板陈汉荣(49岁)和他的面包师傅们,每天都会烘焙上千个传统面包。
对陈汉荣来说,通宵工作最大的挑战不是体力,而是家庭。“小孩四岁和九岁,基本上不大见得到面,但是既然接手了,就好好做下去。”他语气平静,但眼神中有一份责任与温柔。
掌握软技能 彻夜守候助防诈
除了防诈咨询热线,本地银行也有不少工作人员需要日夜轮班工作,大华银行交易欺诈监控人员张君强,就是其中一员。
“每次得到客户的肯定,尤其是被称赞‘见不到小强’,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毕业后,她曾在脸书的母公司Meta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不过,更希望从事一份能更多发挥心理学专业的工作,最终找到了防诈骗援助咨询热线。
“网络诈骗越来越嚣张,我希望能更好地帮助人们免受侵害。”珊卡里(Shankari,29岁)把记者约到位于哥烈码头11号商务楼里的明辉联合学院(College of Allied Educators)接受采访。
陈汉荣的夜班团队有两人,每晚完成上百个咖喱包、热狗面包、咖椰和椰子面包等,全都手工制作,供应餐厅和连锁咖啡店,以及店里售卖。“面包看似容易做,却得遵循严格的发酵和制作流程,错过时机就无法成形。”
新加坡食品局执法与监管团队成员李光发(左一),在巴西班让批发中心夜间工作。(蔡家增摄)“连锁商场、快餐店或咖啡店等的除虫灭鼠工作,通常在晚上10点后才开始进行。”许德明解释说,这些场所白天顾客络绎不绝,只有关店后,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厨房和储藏间区域进行喷药、布置诱饵和监测。
批发中心成立于1983年,由26栋新老建筑构成,里头有1000多个单位。当日,不少批发商工作人员正忙于分装刚运来的各种蔬果,而李光发和同事们,也在忙着清点、取样黄瓜、白萝卜、茄子等货品。
文章评论